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徐州地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互动机理及优化调控

发布时间:2020-03-29 01:55
【摘要】:目前,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被认为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这无论是对处于经济转型发展期的中国还是资源枯竭的老工业基地徐州,发展文化产业都具有很强的现实作用。另外,其文化属性也能对全球化下经历消弭的地域文化产生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探究地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徐州地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互动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它们互动过程、互动机理、优化调控路径为研究目的。依托地方性、嵌入性、“3T”、文化认同等理论基础,并综合利用文本分析、案例分析、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等方法,对地域文化及文化产业概况,徐州影视产业、动漫产业、演艺产业、工艺美术产业、节庆产业与地域文化的互动过程、互动机理及优化调控路径做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1)过渡性的地理位置,使徐州的地域文化融合南北;战争及灾害多发,徐州人民“战天斗地”给地域性格增添了雄壮之气。徐州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较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2)影视的选题内容、景观与细节、人物塑造;动漫的形象、主题内容、表现方式;演艺中的人物塑造、主题内容;工艺美术的内容题材、艺术风格、形式;徐州节庆会展业的代表伏羊节的名人主题、节庆内容都与徐州地域文化有积极多样的互动,丰富的地域文化不但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原料,文化产业也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了渠道。(3)文化产业发展主体的文化认同大都经历了从对地域文化认同的初始构建到文化认同加深再到主动传播地域文化的过程;经济利益是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驱动力;政府通过政策、资金、人才、技术、宣传及规划方面的支持,使权力的介入成为文化产业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关键要素。(4)徐州地域文化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存在深度不强、文化产业市场活力不高、部分文化产业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缺失的问题,针对于此,需要打造文化与产业互动多元引擎,促进文化产业的跨越提质发展;塑造具有竞争力的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强化地域传承传播的广度与深度;要坚持以社会主流价值观引领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创新完善互动政策,营造特色互动发展生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地域文化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水平。
【图文】:

路线图,研究技术,路线


研究技术路线

形成机理,地方性,人文主义


如果对地方之外的人来说,他之前所获的“地方感”、预方认同”较强,也会使得他对这个地方赋予更多。为基底的地方性理论,地方的形成机制有结构主义和人文主义而从结构主义的角度,人们普遍追逐具有独特性的地方文化,有不可复制和唯一性,因此也就拥有了价值,这也就构成了结而从人文主义角度,更为强调地方性中的人的情感意义,注重感即是我们现在所知的“恋地情节”[104]。地方性这种与地方的会随着地方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然而地方性总是能够有一部分另一方面新的地方性也在不断产生的过程当中。另一方面地方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对地方的认同能力,影响着地方性的认心中的地方性是不一样的,不同的认知主体对地方性的认知会的就是从地方外与地方内人的的两个方面。然而从地方内部的致能分为两类,一个是对地方有所认识的,另外一类则是虽在的认知十分薄弱的部分。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新家;;发展文化经济,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2003年深圳文化发展蓝皮书总报告[J];南方论丛;2003年01期

3 郑欣然;;电子游戏产业在文化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7年23期

4 王举涛;;“文化经济”时代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34期

5 俞显立;;文化经济的国外研究分析与中国发展思考[J];市场论坛;2017年02期

6 杨辉;;“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文化经济发展[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7年03期

7 陈荣;;茶文化产品对茶文化经济发展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7年08期

8 彭中天;;文化经济的价值与使命[J];商业观察;2017年05期

9 张培奇;;符号经济:消费社会背景下文化经济新形态[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6年01期

10 曾一;;论述历史文化遗产的功能和价值[J];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永生;;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建构文化经济新型形态的价值核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2 鲁祖涛;;国际旅游岛视野下的文化经济[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下)[C];2011年

3 谢名家;;把握“文化经济”新契机,推动总部经济大发展[A];首届中国总部经济与广州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庄云云;;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主导作用——如何发展文化经济[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5 孟召宜;苗长虹;;我国文化经济一体化研究述评[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庄云云;;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主导作用——如何发展文化经济[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7 张发刚;;文化经济齐翼飞[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徐开琳;;文化经济齐翼飞[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9 张新勤;;培育河南省县域文化产业的战略思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10 ;理论与实践[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亚欣;文化市场打破地域边界[N];中国城市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唐婷;文化携手科技 为产业注入新动能[N];科技日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连晓芳;让文化和科技共同融入实体经济[N];中国文化报;2018年

4 北京社科院 陈红玉;文化名家的引领价值[N];中国文化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郝凌峰;隆尧东良乡:“乡贤+”趟出文化经济新路子[N];农民日报;2018年

6 朔州市文化局副局长 王R,;“文化+”引领美好生活[N];朔州日报;2018年

7 准噶尔时报社党组书记、副社长 纪旭;“文化+”催生产业发展新亮点[N];兵团日报(汉);2016年

8 湖南省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 执笔 杨金鸢 王毅 郑自立;回顾与展望[N];湖南日报;2016年

9 本报评论员;向着“文化强市”再发力[N];济宁日报;2016年

10 本报记者 刘坤;高科技消费的“春天”还有多远[N];光明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孟召宜;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魏来;中国文化经济的理论渊源与现代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吕健;文化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媛媛;我国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2 邹璐;徐州地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互动机理及优化调控[D];江苏师范大学;2018年

3 范杨洲;我国文化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7年

4 张山岭;腐败现象视角下潜规则文化的哲学反思[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

5 张云;江西省文化中介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7年

6 李婷;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7 李根;WSZD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谭国志;富裕壮乡的文化开发行为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张博;齐家文化经济形态及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王阿颖;我国文化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05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05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0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