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模式及绩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9 11:45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宏观经济、产业结构及国家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和地位的新兴产业。自2010年中国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到国家层面后,各地纷纷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力培育。但是由于研发投入大、投资周期长、商业模式不确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需求与现行金融体制、融资模式不匹配,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融资难的困境。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融资和传统产业有何不同?不同资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效果如何?围绕着这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展开了深入研究,试图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之困。研究者还结合各国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采集企业融资案例予以定量分析,并提出银行信用融资、股权融资应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创新金融产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回顾梳理,反观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现状,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提出完善融资性担保体系、健全知识产权质押机制、发展私募股权投资等建议。具体而言,本文着重研究国内特别是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资本市场、商业信贷、私募股权融资的状况,结合近年来产业发展态势,分析这三种融资模式在实际运用中的利与弊,认为构建多元融资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是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需求的必要途径。本文还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30家上市企业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股权融资、留存收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有正面影响,建议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推动浙江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图文】:
资成本指数显示,当前中国银行平均融资成本和企业发债、融资租赁、小贷公司、逡逑互联网金融、股权质押等当下主流的融资模式相比,成本更低,优势更明显,这逡逑是国内战略性新兴企业首先考虑银行融资的主要原因。(见图3-1)逡逑当下,,处于发展期的众多新兴企业却面临着银行融资难的困境。主要表现为逡逑两个方面:一是风险控制的“窘境”:商业银行在贷款时,会对企业生产情况、逡逑发展后劲、隐性风险、财力状况、经营状况等各个方面进行调查,以此确定资金逡逑安全性、风险有多大。而战略性新兴企业在发展过程由于存在诸多“变数”,如逡逑市场前景、企业规模、经营状况不明朗等因素,很难通过商业银行的融资审查程逡逑序。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企业规模小、人力资金资本不足、信用等级不高,不逡逑能向商业银行提供充足的质押或担保,所以很难获得稳定、足额的资金支持。逡逑其次从商业银行角度看
逦小贷公a逦互联网金融逦股权质押逦银行贷款逡逑图3-1中国各类融资成本比较逡逑另外,从我国资本市场配置来看,存在金融资源供给体制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逡逑融资不匹配的现象。虽然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总体上没有改逡逑变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体制。银行信贷偏好国有企业、大型企业,这大大逡逑压缩了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融资空间,一方面造成许多大型国企业资金利用效率低,逡逑甚至有些企业二次放贷,而初创期、发展期的战略性中小企业,因资产规模不能逡逑满足银行的信贷条件求贷无门的现象。2018年以来我国开展以“三去一降一补”逡逑为主要内容的供给侧改革,各地大力推动多种层次、多主体构建新兴产业发展基逡逑金、创业投资基金、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通过加强政银合作,及时修订战略性新逡逑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276.44;F276
本文编号:2605922
【图文】:
资成本指数显示,当前中国银行平均融资成本和企业发债、融资租赁、小贷公司、逡逑互联网金融、股权质押等当下主流的融资模式相比,成本更低,优势更明显,这逡逑是国内战略性新兴企业首先考虑银行融资的主要原因。(见图3-1)逡逑当下,,处于发展期的众多新兴企业却面临着银行融资难的困境。主要表现为逡逑两个方面:一是风险控制的“窘境”:商业银行在贷款时,会对企业生产情况、逡逑发展后劲、隐性风险、财力状况、经营状况等各个方面进行调查,以此确定资金逡逑安全性、风险有多大。而战略性新兴企业在发展过程由于存在诸多“变数”,如逡逑市场前景、企业规模、经营状况不明朗等因素,很难通过商业银行的融资审查程逡逑序。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企业规模小、人力资金资本不足、信用等级不高,不逡逑能向商业银行提供充足的质押或担保,所以很难获得稳定、足额的资金支持。逡逑其次从商业银行角度看
逦小贷公a逦互联网金融逦股权质押逦银行贷款逡逑图3-1中国各类融资成本比较逡逑另外,从我国资本市场配置来看,存在金融资源供给体制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逡逑融资不匹配的现象。虽然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总体上没有改逡逑变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体制。银行信贷偏好国有企业、大型企业,这大大逡逑压缩了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融资空间,一方面造成许多大型国企业资金利用效率低,逡逑甚至有些企业二次放贷,而初创期、发展期的战略性中小企业,因资产规模不能逡逑满足银行的信贷条件求贷无门的现象。2018年以来我国开展以“三去一降一补”逡逑为主要内容的供给侧改革,各地大力推动多种层次、多主体构建新兴产业发展基逡逑金、创业投资基金、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通过加强政银合作,及时修订战略性新逡逑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276.44;F27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辜胜阻;庄芹芹;;缓解实体经济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的对策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2 安体富;杨金亮;;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2年05期
3 吕铁;余剑;;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践创新、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4 白千文;;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述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11期
5 夏九洲;;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比较分析[J];消费导刊;2009年04期
6 高波;;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7 振英;;国外政府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政策[J];理论参考;2009年02期
8 赵红莉;;如何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J];理论参考;2009年02期
9 刘刚;企业融资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商业研究;2005年16期
10 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迟宪良;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范小雷;发达国家发展战略产业的金融支持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05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05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