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企业成长性视角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2 23:03
【摘要】:2010年,中国提出加快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目标是在20年内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必须促进下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然成为我国当前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国际竞争力的新突破,促进其发展是实施一系列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如“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目前,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在增长过程中面临着发展困境,具体表现为低端产品过剩但高端产品不足、市场导向能力强但研发创新能力弱、产业链门类齐全但核心环节缺失。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升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创新效率,使其快速、可持续成长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究企业成长性视角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路径,从而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相应合理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介绍了企业成长性和创新效率的关系、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预测,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探寻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方向。其次,本文从企业成长性视角建立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并以企业外生成长理论和内生成长理论作为支撑点,建立企业技术效率的外部和内部渠道,为构筑成长性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奠定理论基础。接下来,基于2010年至2017年93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微观数据,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来测算和分析企业的创新效率。最后,在创新效率测度结果和成长性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内生成长理论和外生成长理论两个方面出发,使用Tobit模型对具有低、中、高三个成长性维度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并从企业和政府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高渗透性和创新融合性已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综合创新效率程度仍然较低,但呈现出轻幅波动的上升趋势,并且发展态势良好。第二,从整体上看,内生成长性回归结果较外生成长性回归结果而言更为显著,内生成长理论有其优越性,但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创新效率要在内外生成长联动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有效全面提升,实现产业长足发展。第三,研究发现对处于低成长性阶段的企业来说,减少直接补助、分散股权、适当减少研发人员数量并有效管理研发人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对处于高成长性阶段的企业来说,扩大规模、非国有产权、提高股权集中度、加大政府补助力度、减少单位能耗、有效进行研发资源投入有利于企业提升创新效率。实证结果立足于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发展状况,未来的发展趋势还取决于社会变革程度、产业布局方向等主要因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家大力发展的重点产业,其可持续成长需要借助政府的帮助和引导、企业家的精神和才能、市场需求的导向和反馈以及研发资源的持续有效投入共同作用。本文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研究视角创新。现有的文献大多从价值链或产权视角来研究企业创新效率,本文从企业内部和外部成长性视角出发,将93家企业8年的样本数据按成长程度分成低中高三个子样本,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精准化的对策建议。另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2009年开始兴起,2016年规划出台凸显其重要战略地位,当前学者对其的研究有限。因此本文从企业微观层面扩展了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相关研究。(2)研究内容创新。首先,本文效率测度的指标选取标准最接近高技术产业,而不是选择替换性指标,这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研究中是少有的。其次,本文在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上融入了企业成长性和绿色创新理念,实证结果显著。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起步较晚,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理论和实践都要极力探索,共寻成长之路。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创新效率成长性影响因素的了解,同时为企业提升效率和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图文】:

信息技术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研发投入


略的实施亦脱离不了市场需求。一方面,市场需求导向和市场需求规模的变化逡逑会有利的引导企业成长和创新;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增加会分摊研发成本,逡逑为企业创造利润,有利于企业营造较好的成长环境,资金和人员的充足补给为逡逑企业的创新和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备力量。因此,作为企业创新的原动力逡逑和源动力,市场需求是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成长性的核心影响因素。逡逑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具有创新融合性。万物互联时期的到来对技术水平和逡逑基础科研具有极高要求。要求企业不断吸纳新的人才,掌握核心的技术,不断逡逑加大研发投入,力争走在科技前沿,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飞速变逡逑革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基于现有设施的物联网集约部署,逡逑不断增强绿色数据中心和应急通信能力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国际间的通力合作,,逡逑不断增强海外海陆缆和网络建设,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网络通达性和业务接入能逡逑力;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公共服务丰台和模式创新,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基逡逑础上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和保障力。研发投入是创新的基础,是融合的前提。逡逑因此,研发投入情况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成长性的关键影响因素。逡逑综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体系的构建如下图所示,逡逑一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49;F2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玲玲;;制度环境、股权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J];软科学;2015年12期

2 刘晖;刘轶芳;乔晗;胡毅;;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年09期

3 项本武;齐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4 俞立平;;金融支持、政府与企业投入对科技创新的贡献研究[J];科研管理;2015年03期

5 黄健;巨能攀;何朝阳;肖洋;;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J];工程地质学报;2015年01期

6 孙晓华;王昀;;R&D投资与企业生产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PSM分析[J];科研管理;2014年11期

7 易瑜;吴莲贵;;湖南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问题研究[J];甘肃科技;2014年16期

8 陆国庆;王舟;张春宇;;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创新补贴的绩效研究[J];经济研究;2014年07期

9 任耀;牛冲槐;牛彤;姚西龙;;绿色创新效率的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4年07期

10 肖文;林高榜;;政府支持、研发管理与技术创新效率——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4年04期



本文编号:2637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37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7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