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对中国钢铁行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
【图文】:
使产品生产成本显著降低,这种高效率的生产降低了对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排放;更加专业化的生产也培养了集聚企业高度专业化的生产技术和创新能力,同时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水平的提高在向关联企业传导的同时也对其他企业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这种持续创新效应极大的促进了集聚区内的技术进步,提升各行业的生产效率,同时由于创新而出现的节能减排生产技术也可以更好的得到应用,环境效率也会因此而得到提升。随着纵向集聚的不断深化,产业链升级的同时,也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结构优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环境效率,但纵向集聚的结构效应也会对环境产生负向的影响。这是因为随着特定区域内聚集不断发展,资源消耗也不断提高,就会导致污染大幅增加。一些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而且污染治理能力不足的企业也可能由于环境规制的不到位而进入集聚区,不但没有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反而降低了环境效率。结合纵向集聚初期阶段和后期阶段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分析,可以发现初期和后期阶段都存在着正效应和负效应,但正效应的作用大于负效应的作用可能性较大。综合上述分析,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分析可以归纳为图 2.1
.1 产量情况中国是名副其实的钢铁生产大国,自 1996 年粗钢产量首次突破 1 亿吨开始,一直稳界钢产量排名第一的位置。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 年全球粗钢总产量为1 亿吨,其中中国的粗钢产量达 8.32 亿吨,同比增长 5.72%,占全球粗钢产量份额9.20%。图 2.1 表示了 2001-2016 年中国钢铁行业生铁、粗钢、钢材的产量变化。从的数据可以看出,钢铁行业产量增长迅速,尤其是由于“十一五”规划对钢铁行业的支持和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2005 年到 2010 年间中国钢铁行业生铁、粗钢、钢材增长幅度达 88.92%。尽管 2008 年遭遇金融危机时期,经济环境的恶化造成下游行铁需求萎靡、大量的钢铁无法进行销售,价格也因此而持续走低。但即使是在这种下,钢铁行业仍保持较高产量,并且产量仍逐年上升。但是随着钢铁产量的迅猛增产能过剩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十二五”规划中就提出了要淘汰落后产能[62]。从图可以看出,2015 年是中国钢铁行业的一个转折点,是自 1982 年以来中国钢铁产量首现下降,同比下降 2.30%,尽管如此,,中国的粗钢产量仍然约占全球粗钢产量的一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426.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胜;李晓璐;;我国工业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年18期
2 乔海曙;胡文艳;钟为亚;;专业化、多样化产业集聚与能源效率——基于中国省域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5年05期
3 毛颖;刘宁;;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综述[J];商场现代化;2015年05期
4 冯博;王雪青;;中国建筑业能源经济效率与能源环境效率研究——基于SBM模型和面板Tobit模型的两阶段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5 安虎森;王雷雷;吴浩波;;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验证——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09期
6 屈小娥;;中国工业行业环境技术效率研究[J];经济学家;2014年07期
7 韩晶;陈超凡;施发启;;中国制造业环境效率、行业异质性与最优规制强度[J];统计研究;2014年03期
8 原毅军;贾媛媛;;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与污染减排——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02期
9 潘文砚;王宗军;;中国大城市环境效率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4年01期
10 蔡敬梅;;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影响[J];当代经济科学;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孟豪;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2 李碧宏;产业集聚与增长极的形成[D];西南大学;2012年
3 王建军;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钢铁产业整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50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50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