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1 19:59
【摘要】:黑龙江省气候和地理环境十分适合小浆果的种植与生长,大小山脉还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资源,因此,黑龙江省极具开发小浆果产业的自然条件优势。黑龙江省在小浆果产业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种植面积、果品产量、标准化生产水平、水果专业合作社建设、贮藏和加工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基础,对于未来发展有着无限的潜力。 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针对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调查和分析;对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本省率先提出了制约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政府决策的依据;同时提出适合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发展的相关策略,其中大力发展加工业是振兴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的主要措施,黑龙江省各个地区应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宜于发展的小浆果果树树种。 本研究主要采用方法为调查法、询问法、查找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综合分析等。在哈尔滨郊区、伊春、尚志、海林等地区进行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针对种植户、消费者及加工企业进行),同时请教果树科研、生产、管理方面的专家,结合查阅的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如下: 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在果树产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果品产量和生产总值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在保持常规生产稳步增长的同时,积极发展精品果业;利用地域优势,增加鲜果出口比例;为适应小浆果产业发展,一大批企业孕育而生;在政府倡导和科技人员的推广下,果树种植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小浆果生产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通过对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现状分析了解到,目前黑龙江省的小浆果产业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品种布局不合理、果品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和组织较少、科技水平相对滞后、基础建设不足等,致使黑龙江省的小浆果产业发展出现了一定的损失和偏差。 根据黑龙江省的小浆果产业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对策:优化品种布局,有效利用优质野生种质资源;加大科技投入,推进育种工作进程;大力兴办农业技校,提高种植户专业水平;完善水果加工集群建设,加强果品市场流通;加大政策扶持,创建龙头企业,形成产、销一条龙格局,保障小浆果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图文】:
果产业发展研究现状认的具有丰富营养和保健功能的小浆果,被国际粮农组织围内蓝莓的栽培历史虽然不到 100 年,但得到了快速发展和,2003),目前,无论从栽培面积、科研、生产管理、 2003 年,美国蓝莓栽培面积已达到 20,000 hm2,年产量洲栽培面积达到 27,105 hm2,年产量 10.35 万吨。近些年国家有波兰、荷兰、德国等,到 2003 年,欧洲栽培面积南美洲的蓝莓栽培区域主要集中在阿根廷、智利、巴西00 hm2,年产量 1.8 万吨。大洋洲的蓝莓栽培区域主要集3 年,栽培面积达到 910 hm2,年产量 2,900 吨。亚洲的年亚洲栽培面积达到 550 hm2,年产量 1,015 吨(闫晗,2洲和亚洲的东北部,其中北美储量较大,主分布在美国
植面积近 10 年来以 30%的速度递增,已有 30 多个国家和地2011),到 2010 年世界蓝莓栽培面积达到 12 万 hm2,产量。美国和加拿大是生产蓝莓最多的两个国家,占全球的 8产业发展报告,2012)。目前,全球蓝莓栽培现状主要是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地分布不均衡,北美洲、南美洲要供给区,在盛果期 50%的产品用于出口。2007 年美国和加总出口量的 60.80%(东北网)。其它产区虽有一定的产量产品。二是产品种类供给比例不均衡,目前国际市场鲜果直,但仍然过高(代志国,2011)。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6.13
本文编号:2658979
【图文】:
果产业发展研究现状认的具有丰富营养和保健功能的小浆果,被国际粮农组织围内蓝莓的栽培历史虽然不到 100 年,但得到了快速发展和,2003),目前,无论从栽培面积、科研、生产管理、 2003 年,美国蓝莓栽培面积已达到 20,000 hm2,年产量洲栽培面积达到 27,105 hm2,年产量 10.35 万吨。近些年国家有波兰、荷兰、德国等,到 2003 年,欧洲栽培面积南美洲的蓝莓栽培区域主要集中在阿根廷、智利、巴西00 hm2,年产量 1.8 万吨。大洋洲的蓝莓栽培区域主要集3 年,栽培面积达到 910 hm2,年产量 2,900 吨。亚洲的年亚洲栽培面积达到 550 hm2,年产量 1,015 吨(闫晗,2洲和亚洲的东北部,其中北美储量较大,主分布在美国
植面积近 10 年来以 30%的速度递增,已有 30 多个国家和地2011),到 2010 年世界蓝莓栽培面积达到 12 万 hm2,产量。美国和加拿大是生产蓝莓最多的两个国家,占全球的 8产业发展报告,2012)。目前,全球蓝莓栽培现状主要是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地分布不均衡,北美洲、南美洲要供给区,在盛果期 50%的产品用于出口。2007 年美国和加总出口量的 60.80%(东北网)。其它产区虽有一定的产量产品。二是产品种类供给比例不均衡,目前国际市场鲜果直,但仍然过高(代志国,2011)。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6.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静;蒋迎春;邓曙东;吴黎明;周民生;;我国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1期
2 袁立新;;湟中县沙棘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0期
3 睢薇,霍俊伟,杨国慧;稳步发展黑穗醋栗,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J];北方园艺;2001年05期
4 王玉坤,张放,祝庭耀;国内草莓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J];北方园艺;2003年06期
5 霍俊伟,睢薇,于泽源,刘成开;野生蓝靛果忍冬人工驯化栽培[J];北方园艺;2004年04期
6 刘海军,代艳梅;黑龙江省寒地特色浆果的开发及优势浅析[J];北方园艺;2004年05期
7 李晔;孙周平;李天来;;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对策探讨[J];北方园艺;2007年07期
8 吴立仁;杜汉军;焦奎宝;;寒地浆果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研究[J];北方园艺;2011年13期
9 孙宝良,李连军,孙启波;黑龙江省野生浆果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J];中国林副特产;2000年03期
10 古丽江,古丽森,古丽米热;新疆黑穗醋栗产业的现状及前景[J];中国林副特产;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2658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58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