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筠连红茶产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2 00:42
【摘要】:在全球茶叶贸易市场上,红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贸易量占到世界的65%以上。中国红茶在全球红茶生产与贸易市场上几经起伏,近年来,全国红茶产量及出口量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由于受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国内的饮茶偏好与习惯在与国外市场的接触与交流中逐渐趋同、融合,加上消费者对红茶文化的关注不断加深,红茶消费日趋回暖,茶业市场掀起了一阵“红茶风暴”。 川红是中国红茶的后起之秀,筠连红茶作为川红代表,独具地方特色,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得天独厚的农业气候条件是形成筠连红茶高品质的关键因素,筠连县冬季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春季回暖早,属名优生态早茶生产的最适宜区;筠连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发展迅猛,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成为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基地县之一,并由此奠定了国家重要的出口创汇基地县地位,筠连红茶产业基础扎实,有利于强化规模效益;发展筠连红茶具有明显的土地比较优势,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筠连红茶作为筠连县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当地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农民增收。 本文应用SWOT分析方法对筠连红茶产业发展条件展开了分析,认为筠连红茶产业在土地比较优势、自然环境条件、产业发展基础、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筠连红茶产业也存在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红茶产业链较短等问题。适逢红茶消费市场复苏、政府大力扶持等重要机遇,筠连红茶产业发展应遵循统筹规划、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以优化产业生产布局为基础,引导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茶叶生长受温度、湿度、光照、海拔、地形、土壤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本文结合茶叶生态适宜条件,选择气候综合评价指数、海拔高度、坡度、坡向、水源、交通以及土地利用类型这7个因素作为筠连县茶叶种植适宜区的主要指标,利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筠连县茶叶生态适宜区评价模型,得出筠连县茶叶种植适宜区域在空间分布上的4大特点:(1)多分布在定水河、巡司河、镇舟河的周边乡镇;(2)在筠连县东北部乡(镇),如筠连镇、双腾镇、巡司镇、腾达镇、维新镇、沐爱镇集中度较高;西南部、南部主要为中山切谷区,分布较少,且分布零星、散乱;(3)适宜区受地形条件影响较大,南坡分布较多、北坡分布较少,坡度多集中在6°-15°;(4)筠连县茶叶最适宜种植面积约23.4万亩,次适宜种植面积33.5万亩,其中分布在耕地的面积约为44.4万亩,分布在园地、灌木林地、疏林地、草地的面积约为12.5万亩。 加快筠连红茶产业发展,一是要优化筠连红茶产业生产布局,合理布置标准化茶叶种植基地;二是要提升筠连红茶深加工水平、拓展红茶生态旅游,延伸筠连红茶产业链;三是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红茶种植专业户等经营主体;四是要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土地经营机制、产业发展投入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五是要加强筠连红茶区域品牌的建设、保护与利用;六是要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七是要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八是要配套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图文】:

情况,红茶,国家,茶产业


2.红茶产业发展态势分析2.1.全球红茶产业分析2. 1. 1全球红茶产业现状目前,红茶是世界上消费区域最广、生产最多、国际贸易量最大的茶类[12]。全球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茶树,其中亚洲21个国家、非洲21个国家、美洲12个国家、大洋洲3个国家。国际上红茶主要消费区域是欧洲、美洲和亚洲,其次是非洲、大洋洲。英国是世界上红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2011年,全球红茶产量约为278. 3万吨,占总量的66%。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预测,印度将保持世界最大红茶生产国地位,年产量平均增长预计2. 2%,到2017年120万吨,,其次为肯尼亚和斯里兰卡,中国产量预计31.2万吨[39]。

红茶,情况,进口量,进口国


N希煌

本文编号:2675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75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8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