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苹果产业组织形式对果农经营行为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3 18:57
【摘要】:中国是苹果生产大国,在我国农业经济及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苹果的产量在全球的苹果生产国中遥遥领先,中国苹果产量已超过了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之和。因此,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苹果产业已经实现了巨大进步,苹果产量持续增加,新的种植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的普及和应用已经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的苹果产业结构、提高我国果品的品质和质量。新的检验技术和加工的使用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安全多样的消费品,也提高了苹果种植户的销售收入,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更多空间。 但是,由于苹果种植户文化程度相对低下,农户对最新技术和管理方法不够重视而更倾向于相信以往的种植经验,造成果园的管理水平低下,无法满足企业和消费者的质量要求。农户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对苹果市场上的价格信息、销售信息及其他变动接受渠道少,对影响市场变化的因素现象不敏感,使农户和市场之间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变得十分困难。我国分散的小规模种植现状,固有的品种种植造成果品的成熟期分配不合理,苹果专业合作组织等组织发展很不健全,苹果的地域性和不易储存性特征急需冷藏保鲜技术的处理,果品的加工和深加工技术发展较为落后,农户和市场之间脱节而没有建立相应的联系,使得农户在苹果销售中处于弱势地位,无法与大企业平等谈判,而获得市场交易信息的成本过高,造成苹果种植户在苹果产业发展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起到严重的负面作用。因此,中国并不是苹果销售和贸易强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逐渐削弱。 我国的苹果种植是以分散的小规模生产为主,不利于产业化经营和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同样造成了监督成本过高,而苹果的分散种植极易造成农户对市场供需信息的错误判断和决策。我国苹果的品种结构不合理,上市时间过于集中,农户同时进入市场造成市场供需失衡,消费者对果品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加之政府对苹果种植的生产和销售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技术管理规则推广难度较高,对农户的行为影响不够深刻和广泛,都造成我国的果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我国的苹果生产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目前农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已经极大地阻碍了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普及和使用,也使农户无法与企业处在同一水平上进行交易,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使农户不得不借助中介组织销售果品,这不仅增加了农户销售果品的难度,减少了销售收益,也承担了大量的市场波动风险和技术风险。政府的政策和规制宣传和推广具有极高的监督成本,造成了农户和政府之间信息的交流断裂。因此,我国农户与市场和政府的对接必须借助一定的中间力量,而各种中介组织帮助农户与市场的结合就变得十分必要。 目前,分散的农户与市场结合的问题,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专业化经营是解决的有效途径,而农业产业组织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在我国完全竞争状态的农产品市场结构下,苹果产业组织能够减少农业资源的巨大浪费,有效解决农户、龙头企业的无序、过度竞争等问题。农业产业组织能够将我国分散的农民和龙头企业有效地组织起来,增强我国苹果果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高农户收入,促进农产品流通,丰富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满足了居民的多样化高质量要求,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因此,苹果产业组织的完善对提高我国苹果的生产技术、使用先进管理方法、提高产量和销售价格数量、增强国际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产业组织形式的划分为基础,拟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来验证产业组织对农户苹果生产行为、销售行为和生产绩效的影响。本文采用计划行为理论,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产业组织下农户生产行为特征及造成农户决策的影响因素;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估计农户选择代销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强度;运用生产技术效率函数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产业组织对农户生产绩效的影响,以期为完善产业组织形式、改进农户经营行为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326.13;F3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建欣;张忠根;;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机理探析[J];财贸研究;2007年06期

2 张复宏;张吉国;;中国—东盟水果贸易之特征及互补性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3 王静;杨屹;傅灵菲;顾沈兵;;计划行为理论概述[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1年04期

4 孔祥智;史冰清;;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基本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村经济;2009年01期

5 毛飞;孔祥智;;农户销售信息获取行为分析[J];农村经济;2011年12期

6 李强;张林秀;;农户模型方法在实证分析中的运用——以中国加入WTO后对农户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影响分析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屈小博;;不同规模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与农户微观数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陈富桥;丁士军;姜爱芹;;产销对接方式对农户农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基于茶叶种植户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3年07期

9 王太祥;周应恒;;“合作社+农户”模式真的能提高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吗——来自河北、新疆两省区387户梨农的证据[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乌云花;黄季q;ScottRozelle;;水果销售渠道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清娟;黑龙江省种粮农户生产行为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77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77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9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