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崇左市蔗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01:31
【摘要】:作为崇左市经济的支柱产业,蔗糖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当地造纸、酒精、养殖、肥料以及生物化学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且区域集群优势初步显现,成为稳定广西经济以及我国糖业整体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但是,相比于国际制糖业发展的先进水平而言,崇左市蔗糖产业在蔗区的投入管理、原料蔗种植、制糖生产加工、糖产品市场营销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产业集群能力不足、科技支撑力度不够、营销理念落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等。这些问题能否得到较好的解决,对蔗糖产业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而,制定崇左市蔗糖产业发展战略,对于推动崇左市蔗糖产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首先,本文对于崇左市蔗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诊断性分析。 其次,运用SWOT对其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崇左市蔗糖产业拥有种植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以及税收监控得力等有利优势;而产业集群能力、科技支撑力度等存在不足;其发展机遇表现在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稳定的市场需求等方面;国内外竞争加剧、替代品是其面临的主要威胁。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崇左市蔗糖产业发展应以稳定种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龙头企业集群为基本的战略选择。 最后,本文结合崇左市蔗糖产业发展现状,从产业链发展的全过程探讨了崇左市蔗糖产业发展战略的具体实现路径。
【图文】:

种植面积,产糖率


从图2-1可以看出,崇左市甘鹿种植面积自2005/2006榨季以来,呈现稳步上升态势,2005/2006榨季种植面积为314.9万亩,2010/2011榨季达到394.0万亩,增幅高达25.12%。与此同时,近五年来,崇左市甘鹿种植面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整体种植面积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6%左右,“中国糖都”的地位持续得到巩固。甘鹿的产糖率水平是衡量甘鹿品质的关键性指标之一,高糖的甘鹿品种也是甘鹿选育良种的重要目标,优质的原料有利于制糖产业节本增效,提高制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产业水平。基于此,提高甘鹿含糖分以及产糖率一直以来也是各地鹿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从2005/2006-2010/2011榨季崇左市产糖率与广西、全国的比较(图2-2)来看,崇左市的产糖率在近两年保持着一定的优势。2005/2006榨季,崇左市产糖率为12.37%,低于广西全区0.04个百分点,这一差距再2006/2007棒季稍有扩大,增至0.14%。而从2007/2008榨季开始,崇左市的产糖率虽有小幅下降,但是较全区、全国相比,却保持领先,尤其是2008/2009榨季,,产糖率达到历史最高峰,为12.87%,分别高于全区、全国0.41、0.52个百分点。

产糖率,广西,种植面积


图2-2 2005/2006-2010/201]榨季崇左市产糖率与广西、全国比较数据来源:《崇左市国家税务局制糖企业税收监控系统》、广西糖网、云南糖网、昆商糖网2.1.2区域集群优势初步显现早在2004年,广西自治区政府就下发了《优化甘鹿区域布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004]27号),要求按照“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比较优势”等原则,在优势区域和次优势区域内进一步优化布局,使甘鹿生产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县、乡、村集中。根据这一通知精神,崇左市自2004年以来积极开展鹿糖产业区域布局调整工作,一方面着力于稳定农业部确定的“双高”甘鹿优势区域的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对于坡度25°以上的鹿地和原种植林木的缓坡鹿地,到糖厂运输半径40公里以外的可种植区的蔗园逐步实现鹿还林还草,或是进行种植结构调整。从表2-3可以看出,从2006/2007-2009/2010榨季以来,全市甘鹿种植面积增加了 55.3万亩,其中,江州区、宁明县、大新县的种植面积显著增加,尤其是宁明县增加最快,从占全市的14.8%增加到16.8%,传统优势区域江州区和扶缓县的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崇左市甘鹿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6.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庆南;梁贤;陆宇明;林涛;莫彬;韦莉萍;苏晓波;兰宗宝;;论广西蔗糖产业经济及其发展战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2 张希颖;赵红霞;;影响我国食糖进口的因素及应对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01期

3 甘作伟;;崇左市糖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J];广西蔗糖;2005年04期

4 邱永健;技术创新是蔗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J];甘蔗糖业;1999年06期

5 崇左市蔗糖产业"4331"工程调研课题组;;强力打造中国糖业航母叠加机遇成就新增长极[J];广西经济;2011年08期

6 王克岭;马春光;;产业链视角的云南制糖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7 麻昌港;袁竹连;郭宵星;陈基海;;崇左市糖业集群“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30期

8 汪春伟;;促进我区制糖业科学发展[J];农家之友;2009年06期

9 汪希刚;;实施糖业标准化 促进糖业科技发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年08期

10 洛铁男,杨继春,魏海涛,马立明;黑龙江制糖工业的现状及发展[J];中国甜菜糖业;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2682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82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6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