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企业产业链嵌入的溢出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6 02:28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在国内的东北等地区,外来企业的投资多集中在资源领域,并没有较好的与当地企业形成互动,也没有把自身的优质资源向当地企业输送。党和政府已经出台了多个国家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地方在中央的号召下也推出适应于本区域的细化政策,但这并没有使引入的企业衍生和发展,更没有企业互动带来的产业转型提升。而江苏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2001年后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协调政策,成功使嵌入的企业与当地企业形成良性互动,给当地企业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吸收外来企业的先进理念、管理模式,产生了技术创新。之所以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以往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引导异质性企业流入资源丰富的欠发达区域,没有关注异质性企业的发展问题,即异质性企业产业链嵌入后的溢出效应。本文突破传统新经济地理模型中的分析框架,纳入异质性企业嵌入的溢出效应,把溢出效应作为解释欠发达地区产业水平提高的原因。本文通过机理分析全面分析了异质性企业嵌入欠发达地区的溢出效应所包含的不同类型,深刻剖析了异质性企业嵌入后溢出的过程,最终得到溢出后的两种效果,分别为产业低端锁定与产业转型升级,并利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差距对溢出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估。本文通过建立经济学模型和实证分析验证相关逻辑演绎结论,将异质性企业产业链嵌入的溢出效应纳入新经济地理模型,利用仿真考察溢出效应的效果;并结合实际,对比分析全国和江苏的产业发展水平差距情况,观察溢出效应的效果,进一步说明江苏区域协调政策的优越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异质性企业的资源消耗型溢出会导致产业低端锁定,表现为与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差距增大。(2)量变型溢出会带来低层次的产业转型提升,表现为与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差距减小。(3)质变型溢出会带来高层次的产业转型提升,表现为与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差距减小。(4)全国区域协调政策显示了欠发达区域仅仅发展了资源依附性产业,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相应产业不可避免会走向萎缩。因此异质性企业嵌入的资源消耗型溢出增大了东中西、东北区域的产业发展水平差距。(5)江苏区域协调政策促进异质性企业在当地的扎根、衍生和发展,企业嵌入的溢出效应使欠发达区域的产业得以转型升级,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提升,有效地减小了苏南、苏中和苏北间区域的产业发展水平差距。(6)全国与江苏的产业发展水平差距波动都具有周期性的特征,溢出效果的演变模式相同。(7)全国的区域协调政策没有使异质性企业的嵌入带来正向的溢出,产业发展水平差距增大的主要因素是由技术进步差距引起;江苏溢出效应主要是质变型溢出,其次是量变型的溢出,产业产生差距存在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的差距,次要因素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差距的相互交替作用。本文创新点体现在:(1)理论方面,在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基础上,考虑了异质性企业嵌入后的溢出效应问题,扩展了理论的内容,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2)方法方面,本文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法和新经济地理模型进行建模和仿真,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经验模态分解法对假设进行验证。(3)实践方面,本文研究表明政策要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转型提升,必须考虑到使异质性企业在欠发达地区产业链嵌入的后续发展问题,通过合作推动创新,让异质性企业在欠发达地区扎根、衍生、成长。
【图文】:
3 异质性企业产业链嵌入的溢出效应的机理分析(3)应用与创新在这个阶段,企业在学习吸收到知识后,要将学习到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融合起来,使知识成为自身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应用到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当中,进一步出现知识创新,实现价值增量。本文将应用与创新阶段细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知识融入环节,企业将学到的知识融合成为自身的能力;知识整合环节,在整合外部知识的同时,也要细化已有经验及知识;知识改进环节,企业通过整合和细化后的知识实现新的创造,产生了新的技术。
图 3-2 异质性企业产业链嵌入的溢出效应的过程和评估Figure 3-2 The process and evaluation of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heterogeneous enterprisesembedded in industrial chain3.5 研究假设(Research Hypothesis)为实现对异质性企业嵌入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构建,,本文基于机理分析,总结形成用于异质性企业嵌入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的关键假设:假设一:资源消耗型溢出会导致产业低端锁定,表现为与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差距增大。假设二:量变型溢出会带来低层次的产业转型提升,表现为与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差距减小。假设三:质变型溢出会带来高层次的产业转型提升,表现为与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差距减小。3.6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本章通过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全面分析了异质性企业产业链嵌入后溢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75
本文编号:2699005
【图文】:
3 异质性企业产业链嵌入的溢出效应的机理分析(3)应用与创新在这个阶段,企业在学习吸收到知识后,要将学习到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融合起来,使知识成为自身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应用到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当中,进一步出现知识创新,实现价值增量。本文将应用与创新阶段细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知识融入环节,企业将学到的知识融合成为自身的能力;知识整合环节,在整合外部知识的同时,也要细化已有经验及知识;知识改进环节,企业通过整合和细化后的知识实现新的创造,产生了新的技术。
图 3-2 异质性企业产业链嵌入的溢出效应的过程和评估Figure 3-2 The process and evaluation of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heterogeneous enterprisesembedded in industrial chain3.5 研究假设(Research Hypothesis)为实现对异质性企业嵌入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构建,,本文基于机理分析,总结形成用于异质性企业嵌入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的关键假设:假设一:资源消耗型溢出会导致产业低端锁定,表现为与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差距增大。假设二:量变型溢出会带来低层次的产业转型提升,表现为与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差距减小。假设三:质变型溢出会带来高层次的产业转型提升,表现为与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差距减小。3.6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本章通过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全面分析了异质性企业产业链嵌入后溢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智君;李响;;文化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与收敛形态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5年08期
2 潘文卿;;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J];世界经济;2015年07期
3 段铸;程颖慧;康绍大;;京津冀地区经济差距及财税政策调控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5年06期
4 蒋伟;李蓉;强林飞;吴诣民;;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年05期
5 李恩建;;农产品供应链嵌入对贫困农户影响机理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6 刘忠;黄峰;李保国;;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中国粮食单产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J];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02期
7 王欣亮;严汉平;刘飞;;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时间演进及空间机制分解:1952-2012[J];当代经济科学;2014年03期
8 潘玉香;强殿英;魏亚平;;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模式及其效率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年03期
9 陈建军;袁凯;陈国亮;;基于企业异质性的产业空间分布演化新动力[J];财贸研究;2013年04期
10 李颖;;区域制造业经济增长差距的效率检验及政策调整——基于“新”新经济地理的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08期
本文编号:2699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699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