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广州旧改类创意产业园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7 00:04
【摘要】: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城市更新进程迈入新阶段,广东省率先提出“三旧改造”,更有利于城市空间品质提升实践。随着建设用地资源紧张,土地利用模式由粗放转向集约,创意产业结合城市旧建筑打造成为创意产业园,旧改类创意产业园应运而生。在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随着创新型产业用地M0的提出,对旧改类创意产业园更新改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论文通过开展旧改类创意产业园开放空间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对产业主导型城市更新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借鉴意义。城市更新的主要对象之一是城市开放空间,而创意产业园区的开放空间是微观尺度的城市开放空间,且开放空间是人们体验园区的主要领域,能给人带来最直观的环境体验感受。故旧改类创意产业园更新改造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开放空间的品质决定,这赋予开放空间规划设计更多的责任和使命,也关系到能否使衰败的旧城空间重新焕发新的生机和光彩。论文首先在对旧改建筑、创意产业园区、开放空间等基本概念的梳理和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对旧改类创意产业园区开放空间的影响因素和机理进行了分析。影响因素包括创意阶层—使用者因素及界面、尺寸、配套服务和生态绿化等物质因素,影响途径包括空间重构、交通重组、配套服务及绿化提升四个方面。通过空间重构和交通重组可影响开放空间的使用感受,通过配套服务设施优化和绿化提升改造可以影响开放空间的品质优劣。第四章和第五章以广州两个创意产业园区——羊城创意园和珠影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进行案例实证解析。首先从物质空间的改造进行调查分析,包括背景和规划解读、开放空间类型与数量、开放空间的布局与组织、内外交通的变化等方面,总结旧改类创意产业园区空间开放化的规划设计手段;其次通过人群使用调查,总结人群行为特征及其对开放空间的使用评价,结合不同的功能业态和园区环境分析,总结大众比较满意的开放空间特征,进而为规划设计使用率高、且与园区功能业态相匹配的开放空间目标提供方法和策略依据。最后提出旧改类创意产业园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策略。首先明确开放空间的类型和表现形式,按位置划分包括与城市空间结合、与建筑空间结合、园区公共空间三种类型。进而提出规划指引:以融合-互补-共生为基本发展思路,从制度设计、功能定位、场地规划三个方面,提出基本对策。第三从设计层面总结创意产业园开放空间设计原则,根据不同的设计要素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984.13
【图文】:

文献整理,点线面,资料来源,社会产业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综述.2 创意产业园相关概念.2.1 创意产业创意产业的主要载体是创意单体、创意产业园,随着社会经济大局面的转型变生了作为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意经济,形成了新的社会产业结构[9],在经历集效应后转变为创意产业聚集区,乃至发展为创意城市。

文献整理,城市创新,空间系统,资料来源


是信息化产生的一种城市空间形态,以经济知集城市居民进行创新活动的空间载体,其空间化等相互作用方式,具体表现为由创新机制、产组织,以及与城市高科技产业相关的硬件设施图 2-1 创意产业的点线面关系(资料来源:文献整理g2-1 Point-to-face relationship of creative ind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隆;林世平;;海口市街巷系统开放空间的有效性评价[J];热带生物学报;2019年01期

2 南佳昕;;遗址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研究[J];花卉;2018年08期

3 王宇洁;卢佳盼;刘俊娇;仲利强;;基于游客停驻活动分析的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特征解析[J];建筑与文化;2019年06期

4 刘国正;张晋石;;在变化中延续——华盛顿开放空间系统的规划历程探析[J];风景园林;2018年02期

5 王科;刘亚男;彭睿怡;;城市修补理念下北京西四片区开放空间更新策略探讨[J];北京规划建设;2018年06期

6 赵月霞;李建斌;王重亮;;创造有活力的开放空间——由沈阳市青年公园一隅引发的遐想[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徐振;韩凌云;;开放空间及周边的风环境历史变化分析——以南京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8年02期

8 曾琦芳;;气象灾害应对的东南沿海地区高校开放空间规划设计优化策略——以闽南地区为例[J];中外建筑;2019年02期

9 李婧怡;;1998年以来苏锡常地区开放空间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9年02期

10 陈定石;陶思静;江海燕;;建筑退让红线空间开放化规划设计策略[J];广东园林;201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慧斌;余炜楷;;广州科学城绿色开放空间活力特征与规划策略[A];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C];2019年

2 邓杰帆;何觉聪;;开放空间大气修复研究与实践[A];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7年

3 张馨元;张逸凡;;城市中心区不同类型开放空间微气候环境的对比认知[A];建筑的历史语境与绿色未来——2014、2015“清润奖”大学生论文竞赛获奖论文点评[C];2016年

4 赵宇雯;沈怡辰;;基于POE的城市中心区开放空间使用及优化路径研究——以天津小白楼片区为例[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C];2017年

5 刘健枭;文超祥;;纽约市滨海开放空间的步行可达性分析及思考[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风景环境规划)[C];2018年

6 林倩;赵艳莉;蔡赞吉;;空间视角下提升宁波中心城区城市活力的路径思考[A];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总体规划)[C];2019年

7 井晓鹏;葛娴娴;;城市边缘区开放空间发展利用研究——价值、问题、策略[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城市总体规划)[C];2017年

8 金云峰;张悦文;;复合·拓展·优化——城镇绿地空间功能复合[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4年

9 李韶霞;彭蓉;刘广林;;洛阳市周王城广场改建设计[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10 聂兆丰;陆伟;;基于日常生活行为的住区开放空间研究——以大连市春柳地区为例[A];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C];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德力格尔;长春都市圈开放空间演化格局与优化路径[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2 邱风;开放空间低气压微波脉冲放电氮气等离子体电子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欣;基于微气候热舒适的滨江开放空间环境质量提升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陈博杰;哈工大校园开放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3 吴莹;广州旧改类创意产业园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

4 陶思静;广州旧街区开放空间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

5 陈隆;城市街巷系统开放空间低效性评价研究[D];海南大学;2019年

6 肖茜;基于AHP法的四川藏区旧城开放空间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

7 张瑞;基于消费者需求的城市商业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9年

8 孙钎斌;基于教育和学生行为需求的中学校园开放空间设计[D];天津大学;2018年

9 马梦如;冀南传统村落开放空间形态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9年

10 肖鸿飞;城市下沉式开放空间与周边环境整合设计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16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716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5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