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学术群体分布及其影响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7 09:56
【摘要】:文化产业这一专业术语早在20世纪已经产生,而在中国到了2000年才将文化产业提高到战略性地位。虽然发展较晚,但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却非常之快。与其相关的学术专业、学术思想也不断在进步。发展至今,我国拥有2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研究发展基地、6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还有一些发展较久或者发展较快的文化产业研究院等。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研究对其发展的历史情况以及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讨论。基于此,本研究利用可视化软件以及相关定量分析对其进行主客观的判断。本研究首先对目前产业的学术和学科的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并且论述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第一,弥补目前学科的盲区,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理论体系;第二:减少“科研市场”供需两方的信息不对称;第三:帮助各学术群体和学科团队精准定位以及人才培养。接着对学术群体、分布、影响力的内涵和意义进行界定。重点对“学术群体”这一研究主体进行详细阐释,具体表明出学术群体具有着荣誉性质,所以限定于有着国家级授予的学术平台或者受到学界普遍认可、有着较长发展历史或者突出成就的学术平台。最终,本研究选定12个学术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coredraw等将分布中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研究类型分布直观化表达。获得到目前为止我国文化产业学术群体的发展历程、发展规律以及分布情况。而针对于我国文化产业学术群体的影响力,本研究借鉴智库的成熟量表,利用普莱斯定律和h指数等相关学科量化指标。从三大一级指标即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九个二级指标中获得影响力排名并形成学术群体竞争力雷达图。对我国文化产业学术群体的分布和影响力的分析之下,本研究认为学术群体的发展首先,必须有着强势的学科领头人以及新鲜的血液不断补充;其次,学术群体的发展更应注重学术成果的发展,但并不能忽略平台的建设和营销的推广;最后,学术群体应该结合所处地域进行特色方向定位、整合资源,走差异化道路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道路。本研究首次探究我国文化产业学术群体的分布情况、分布规律以及目前影响力的排名。从历史发展规律以及目前发展现状给学科发展、学术群体建设、学科团队的设立提供建议,也能为下一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124
【图文】:
中引人关注的是 2009 年武汉大学文化创新研究中心获文化部批准,正命名为“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2015 年武汉大学设立“武汉大学国文化发展研究院”30; 2006 年的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31正式成立2009 年的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正式成立; 2003 年 11 月32,山东省社会科规划领导小组特别审批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设立“山东省文化产业研究基(中心),2015 年 12 月 12 日,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成立33。除此之外,究方向正在不断裂变逐渐增多。基于研究类型分布,将以“文化产业”为主题CNKI 中获得的文献导入 citespace III 可视化分析软件中,并设置相关参数。年为一个时间切片,各时间切片阀为 80,节点类型选择为“keyword”然后进计算。可以得到关键词言表趋势图图谱。可以发现最密集的时间间域处于 2年到 2013 年,这意味着学者研究的热点不再局限于文化产业本身而是不断涉到文化资源、文化软实力、文化竞争力等管理学、文学、信息学、经济学、艺学等多个领域。随着研究目标在不断增多,发文量逐渐上升成为了必然趋势
我国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高校分布图23
本文编号:2717436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124
【图文】:
中引人关注的是 2009 年武汉大学文化创新研究中心获文化部批准,正命名为“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2015 年武汉大学设立“武汉大学国文化发展研究院”30; 2006 年的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31正式成立2009 年的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正式成立; 2003 年 11 月32,山东省社会科规划领导小组特别审批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设立“山东省文化产业研究基(中心),2015 年 12 月 12 日,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成立33。除此之外,究方向正在不断裂变逐渐增多。基于研究类型分布,将以“文化产业”为主题CNKI 中获得的文献导入 citespace III 可视化分析软件中,并设置相关参数。年为一个时间切片,各时间切片阀为 80,节点类型选择为“keyword”然后进计算。可以得到关键词言表趋势图图谱。可以发现最密集的时间间域处于 2年到 2013 年,这意味着学者研究的热点不再局限于文化产业本身而是不断涉到文化资源、文化软实力、文化竞争力等管理学、文学、信息学、经济学、艺学等多个领域。随着研究目标在不断增多,发文量逐渐上升成为了必然趋势
我国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高校分布图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升;孟漫;;智库影响力及其影响机理研究——基于39个中国智库样本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年09期
2 马仁锋;梁贤军;姜炎鹏;;西方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学术群体与热点演进[J];世界地理研究;2015年02期
3 王妍;郭舒;张建勇;;学者影响力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年05期
4 崔建强;刘文娟;李勇勤;;h指数在体育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中的应用及其相关性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5 王敬尧;晏雯;;中国地方财政研究:学术影响力考察——基于1994-2014年CNKI数据[J];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10期
6 蒋菲;黄维;;我国教育经济学作者的影响力:变化与“学派”——基于1980-2010年20种CSSCI刊物的知识图谱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06期
7 王莉丽;;论美国智库舆论影响力的形成机制[J];国外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8 石本仁;张俭;;中国家族企业研究综述——基于1998~2012年CSSCI来源文献的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9期
9 朱瑞博;刘芸;;智库影响力的国际经验与我国智库运行机制[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10 潘启亮;;人文社科科研量化评价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2717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717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