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76.44
【图文】:
生“1+1>2”的效果[47]。2.2.3 产业集聚的发展阶段万物的存在,都会经历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着一种发展规律,即生命周期理论。从产业性质相同的企业慢慢地开始集中,逐渐吸引相关产业的企业,随着企业集中的数量越来越多,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就会形成产业集聚。其中产业集聚水平的高低与企业集中的内外部环境紧密相连,产业集聚的程度会随着时间、企业集中数量等条件的变动而发生变化,对此,必须要了解产业集聚的演化规律。结合周期理论,分析不同的发展阶段,观察每一阶段的发展特征。通过总结发现产业集聚水平的变化呈现出倒“U”曲线,如下图 2.1 所示
在这 6 年多的发展进程中,安徽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直保持速度并取得了一些成绩。本章节主要从行业和地区层面来说明安徽省产业的发展现状。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发展概况1.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11 至 2016 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率分别为 62.1%、3和 22.5%、17.6%、16.4%。而同期安徽省的 GDP 增长速度分别为 1、10.4%和 9.2%、8.7%、8.7%,我国 GDP 增长速度分别为 9.5%、 7.3%、6.9%、6.7%。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 2016 年,我省战业增长速度仍达到 16.4%,增幅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 7 个百分点,。见图 3.1 和图 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秀峰;康晓琴;;陕西省制造业产业集聚度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3年09期
2 吕岩威;孙慧;;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演变与空间布局构想[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4期
3 赵丹丹;邵洪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辽宁经济增长的影响[J];改革与战略;2013年06期
4 魏玮;马松昌;;基于动态面板GMM分析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06期
5 于新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特征——基于国际视域的比较研究[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1期
6 刘艳;;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变动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02期
7 凌江怀;胡雯蓉;;企业规模、融资结构与经营绩效——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对比的研究[J];财贸经济;2012年12期
8 黄飞飞;;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年01期
9 贺正楚;张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几类产业内涵和特征比较的视角[J];学海;2011年06期
10 周晶;何锦义;;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标准研究[J];统计研究;2011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宇;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杨艳丽;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王丹凤;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与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张剑华;皖江城市带制造业集聚度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17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717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