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肉牛产业链利益分配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8 07:00
【摘要】:四川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农业、畜牧业大省,自然资源丰富,农村剩余劳动力充足,肉牛产业发展潜力逐渐受到关注。然而肉牛产业链长,各环节紧密联系,肉牛养殖由于投资大,资金周转周期长,风险大等因素影响养殖效益而导致农户养殖逐渐减少。屠宰加工环节受利益的驱使,压低养殖户活牛收购价格,对活牛及牛肉注水等影响养殖环节利益,国外进口牛肉市场的巨大冲击,牛肉质量安全问题等各种影响,严重阻碍产业发展。效益驱动是产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有利可图、分配合理是产业链上经济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了解产业链各环节成本收益状况及产业链经济利益在各经济主体间的分配情况,有助于从根本上把握利益分配均衡,在充分体现合理公平的基础上,调动产业链各环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对肉牛产业经济健康运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各地区肉牛养殖户、肉牛屠宰加工企业、牛肉零售商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了产业链各环节成本收益情况,运用Shapley值法实证分析了四川省肉牛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第一部分是本文的导论、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案部分。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内容以及技术路线,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评述,界定论文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并对本文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进行系统阐述。 第二部分阐述了四川省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从四川省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并利用已有研究成果、统计年鉴资料、调查统计资料,对四川省肉牛生产、屠宰加工、牛肉消费环节具体情况作了整体阐述,分析了四川省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从总体上对肉牛产业发展进行评述和分析,探寻肉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利用调研数据分析了四川省肉牛产业链各环节成本收益状况以及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肉牛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均衡,养殖环节处于利益分配劣势。屠宰加工环节在利益分配上占据优势地位,而牛肉零售环节由于其资金周转率高、技术含量低、市场风险相对较小,在利益分配中也占有较大比重。通过Shapley值的计算了解到,在构建肉牛产业链利益联盟机制时,应充分考虑屠宰加工环节的核心地位和带动作用,通过合作联盟,分享剩余利润,促进产业链各环节之间达到均衡。 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结论和建议部分。在对论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从肉牛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利益分配两个角度提出了四川省肉牛产业发展的建议,为相关部门的决策制定提供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6.3
本文编号:2718877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芳,张博;中国牛肉市场流通体系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王惠生,赵兆平,王雪梅,赵春平;肉牛产业化开发的主要模式[J];黄牛杂志;2004年02期
3 孙黄初,张立军;肉牛生产技术经济效益分析[J];当代畜牧;2003年09期
4 祝远魁;;中国南方肉牛产业发展路径分析[J];当代畜牧;2012年02期
5 余文权;孙威江;吴国章;赵丽红;;农业产业链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J];亚热带农业研究;2011年04期
本文编号:2718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718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