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基于协同理论的物流产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3 05:44
【摘要】:物流产业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优势资源,其发展方式已经列为国家“十二五”的战略规划之一[1]。随着国民经济各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现代物流产业的形成需要建立与各产业相适应的协同关系[2]。物流产业与各产业的协同发展不仅能够解决物流产业内部各企业的资源浪费和信息不良问题,也积极促进了各产业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首先对选题的背景、意义做了说明,对以往物流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根据物流产业与各产业的协同效应和自身发展进程特点,把握物流产业的内在发展演化规律,建立起物流产业发展的协同模型,旨在量化研究物流产业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预测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以促进物流产业向协同有序的结构演化。在基于数据的图表分析中,本文选取社会物流总额、市场需求系数、物流成本、物流业增加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全国货物运输量、全国货物周转量等指标,直观描述了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状态。文章结尾,作者就论文自身的研究缺陷做了总结,对于数据来源的统计方式、范围和质量表示怀疑,并致力于拓展相关研究。 本文采用协同理论对物流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量化分析物流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对协同效应的影响程度,理顺了物流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为物流产业协同化奠定了基础。企业间的协同活动解决了物流产业协同发展中存在的成本问题、质量问题、物流周期问题等关于核算物流绩效的关键问题,使物流产业逐步走向物流服务最优化和资源配置最优化。在应用协同理论研究物流产业整体运行情况时,本文通过寻找影响物流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按照影响程度进行快变量消去,得到序参量。同时,应用经济指标建立物流与经济相关的投资模型,使用序参量的建模方程量化分析出影响物流产业发展获取最大协同效应的比例关系。投资模型参照产业经济学原理,引用宏观经济学描述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拓展出关于物流产业利润的序参量模式。这个比例关系是物流产业与各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参数,研究表明,物流基础设施是支撑物流系统运作的基石,也是物流产业趋于有序的最重要的动因。 本文对于预测我国物流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探明了方向,也明确了未来企业内部需要加强培育和完善的物流重点职能,为物流产业在我国的协同发展开辟了新契机,其研究结果对物流产业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59.2
【图文】:

论文,思路,批发商


的经营模式可知,国外物流产业主要来源于三类企业,零售商、批发商,大型制造企业物流部门[20]。如 DHL源于交通运输和邮电业类;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于零售商、批发商;德国邮政世界网、Ryder 来源于大[21]。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的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研究主要以现代物流产业的企业为主,因此,本文以物流系统为的发展模式。 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经 4 个步骤对物理产业的发展模式进,明确的研究意义;其次通过理论综述,构建本文的理论现状分析得出物流产业发展模式;最后通过分析数据验证所理性和正确性,详细步骤见图 1.1。

物流企业,动因,产业融合,传统物流


第 3 章 物流产业发展的协同机理分析 .1 物流产业发展的协同动因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各企业出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市场需求逐渐饱和,产品提供者强烈使用开源节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物流商也因此迫切需要降低各类物流成本。由此可见,产业协同发展的动力因素包括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信息的不断更新和集成型物流企业的兴起,如图 3.1 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鄢飞;董千里;;物流网络的协同效应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周凌云;穆东;;区域物流系统的协同演化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何枭吟;;我国物流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J];改革与战略;2007年02期

4 丁俊发;;“十一五”我国物流业将进入快速协调发展轨道[J];经济界;2006年03期

5 丁明磊;刘秉镰;;基于复杂系统观的区域物流协同创新与演化[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4期

6 马立宏,李伊松,张文杰;国际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J];物流科技;2002年05期

7 刘振洁;协同学视野下的科学知识系统[J];理论探索;1995年04期

8 曹东;;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年09期

9 高想清;段海燕;;当前我国物流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杨中;;我国物流业现状及发展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鄢飞;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同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楚岩枫;我国物流产业系统演化机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帅斌;物流产业化发展机理与政府规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李金勇;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荣飞;大企业技术创新与区域产业发展理论及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李高扬;物流网络协同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杨春河;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形成和演进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吴爱东;中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孙亮;我国服务业演进的阶段性特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黄殳NB;湖北物流产业化与中部崛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王文博;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我国航空货运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4 王芳;山东省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联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崔亮;新疆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6 张欢欢;基于协同理论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孙玲;协同学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8 谌亮;区域物流的协同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26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726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5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