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产业集群知识传导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6 12:30
【摘要】:创新型产业集群己经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之间竞争的本质是不同产业集群之间生产方式与生产效率的竞争。因此,创新型产业集群在未来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将十分关键,促进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增强区域经济实力、乃至国家竞争力意义重大。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并不平衡,集群内的知识传导缓慢、集群创新动力不足。为此,如何提高创新型产业集群知识传导的绩效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文献分析、规范分析以及学术性问卷调查等方法,在基于知识管理、博弈和协同的理论基础上,对创新型产业集群中提高知识传导绩效所面临的关键要素进行了研究。 (1)本文探讨了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理论体系,分析了知识传导的理论基础;研究了创新型产业集群知识传导的方法体系。创新型产业集群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业集群,而是通过资源互补、知识共享为创新基础,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力,通过对企业、高校、政府、中介、研究机构等组织资源的协同优化配置,在集群中不断传递、传导、扩散、吸收、应用新技术和新知识,促进产业集群的生长和结构的优化。 (2)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创新型产业集群知识传导的驱动力进行了深入剖析,从而系统地解释了集群成员为什么进行知识传导以及为什么在集群范围内与多个合作伙伴进行长期的知识传导。这些驱动力包括声誉效应的驱动作用、集群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层面的驱动力和知识网络层面的驱动力。 (3)本文对创新型产业集群知识传导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创新型产业集群知识传导的一般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资本理论以及动态能力理论的相关研究维度,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维度、关系质量维度和知识网络维度三个层面,提出了影响创新型产业集群知识传导的关键影响因素,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各个关键影响因素对创新型产业集群知识传导绩效的作用机理,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知识传导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和相关假设;并采用了比较先进与适宜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最初的理论假设。 (4)本文探讨了创新型产业集群知识传导的保障机制。分析了建立知识传导平台和构建集群内知识共享库;探讨了提升集群连结强度,包括建设集群创新网络和构建战略联盟;分析了培育和谐的集群关系机制,包括构建合适的激励机制和建立适度的竞争淘汰机制。 (5)本文以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知识传导为案例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的发展概况;探讨了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知识传导的现状,包括知识传导的驱动力和运行路径。最后,本文提出了推动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知识传导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9.2;F276.44
本文编号:2730314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9.2;F276.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发友;;企业创新集群行为的演化动态与激励机制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年03期
2 于唤洲;王新月;;产业集群内企业战略联盟模式的选择[J];中国市场;2011年19期
3 胡争光;;论产业集群中的战略联盟[J];商业时代;2009年01期
4 张莉;和金生;;知识距离与组织内知识转移效率[J];现代管理科学;2009年03期
5 王飞;王凤洲;;基于系统论的产业集群演化机理探讨[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年S1期
6 张志勇;刘益;谢恩;;基于动态网络模型的研发团队隐性知识转移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7年06期
7 王兆祥;;知识转移过程的层次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03期
8 魏江;魏勇;;产业集群学习机制多层解析[J];中国软科学;2004年01期
9 杜建华;田晓明;蒋勤峰;;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年02期
10 陈海华;陈松;;从产业集群到创新集群的演化过程及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年S1期
本文编号:2730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730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