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成员互动、生态位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276.44;F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英;欧阳芳;;苏州创新生态系统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33期
2 李佳颖;;基于密切值法的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2019年11期
3 王一涵;焦秀君;;对创新生态系统几个关键问题的再思考——以大规模、快速试错为视角[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8年06期
4 米青;刘畅;马林艺;;构建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议[J];传播力研究;2018年32期
5 连其陈;;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主体:构成、关系和治理框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6期
6 齐莉丽;董祥和;;基于联盟视角的区域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J];天津经济;2019年02期
7 孔伟;张贵;李涛;;中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竞争力评价与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年04期
8 胡泽民;于飞;王景毅;;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由研究综述到治理与运行理论模型的设计[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9 纪芬叶;;关于特色文化小镇创新生态系统的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2019年04期
10 王发明;朱美娟;;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行为协调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学勇;陈旭;;创新生态系统视域下特色小镇培育问题探讨[A];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二)[C];2019年
2 王发明;朱美娟;;中小企业及新创企业与创新生态系统领导企业合作意愿的博弈分析[A];科技进步论坛暨第四届中国产学研合作论坛——创新引领十三五:区域、产业、企业与政策再定位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6年
3 毛冠凤;殷伟斌;;综合创新生态系统下“创新、创业、创投和创客”联动发展研究:来自深圳龙岗区的经验[A];科技进步论坛暨第四届中国产学研合作论坛——创新引领十三五:区域、产业、企业与政策再定位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6年
4 刘洪久;胡彦蓉;马卫民;;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5 戚ng;甘静娴;张洪瑜;;基于交互驱动的核心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演化——以中电熊猫集团液晶技术发展为例[A];第十四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6 单蒙蒙;邵鲁宁;尤建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路径与优化模式:基于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的案例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3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创新[C];2014年
7 闫慧;;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创新生态系统:深化临床研究体系的设计和实施[A];2017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七届中国药师周资料汇编[C];2017年
8 冯南平;管玉婷;;技术创新对军民融合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组织规模的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201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18年
9 朱学彦;吴颖颖;;创新生态系统:动因、内涵与演化机制[A];第十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分4:创新与创业(Ⅰ)[C];2014年
10 金吾伦;;和谐学术生态建设的内涵、意义和实施[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祝魏玮;跨越发展理念新 只争朝夕谋未来[N];中国科学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落楠;助力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构建[N];中国医药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陈兴多;“四位一体”打造充满活力的人才创业创新生态系统[N];台州日报;2018年
4 武汉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课题组;多措并举打造粤港澳创新生态系统[N];经济日报;2019年
5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方磊;优化创新生态系统 推进城南智创大走廊建设[N];宁波日报;2019年
6 苏州科技大学教授 苏州城市发展智库副院长 王世文;营造一流创新生态系统助推转型发展[N];苏州日报;2019年
7 陈心意;“六链融合”引领创新生态系统[N];浙江日报;2019年
8 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莹 通讯员 滕安然;高新区:构建创新生态系统 建设创新发展高地[N];连云港日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廉维亮;多措并举优化创业创新生态系统[N];人民政协报;2018年
10 江苏省委研究室战略研究小组 申斯春 吕永刚 蔡怀平;构建创新生态系统 培植江苏“热带雨林”[N];新华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敏;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特色小镇演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2 张仁开;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苌千里;河南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周大铭;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5 李恒毅;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6 赵伟峰;我国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7 付永萍;基于生态学的创意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8 林婷婷;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黄敏;基于协同创新的大学学科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10 刘丹;中国民营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成熟度评价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林林;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2 孙凯辉;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创新主体利益分配机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3 汪锦熙;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态势测度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4 胡其芳;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技术转移模式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5 黎攀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成员互动、生态位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9年
6 胡中韬;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动力机制及健康度评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7 郭莉;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8 梁志康;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协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9 殷潭;北京市3D打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10 刘梦;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平衡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84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784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