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我国乳业产业安全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1 17:57
   中国是乳制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乳制品消费市场,因此乳业产业安全问题应当引起重视。自2008年以来,我国乳业产业安全长期处于危险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我国乳制品产业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复杂;2.国产乳制品难以走出国门,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3.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产生信任危机;4.外资乳企在华进行大规模投资以及通过乳制品出口来抢占国内市场等。乳业产业安全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我国乳制品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所以对乳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合理的评价,进而较为准确地判断当前我国乳制品产业的安全形式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政策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分析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介绍了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并阐述了研究的内容、框架与方法及本论文的新颖之处;第二章对产业安全相关概念以及本文所用到的理论知识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三章首先分析我国乳业在养殖、生产、加工、消费、进出口、质量安全和外资进入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指标体系的构建做准备。然后介绍了乳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及赋权方法,以此建立乳业产业安全评价模型。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对我国乳业产业国内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产业控制力和乳制品质量安全等五个方面进行因果关系分析,并以此建立流图,构建我国乳业产业安全系统动力学模型。借助VENSIM软件对产业安全评价值进行预测,并通过改变部分参数值的方式来模拟不同政策对乳业产业安全的影响;第五章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概括说明,提出研究展望,并依据分析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选择了当前相关研究较少且具有代表性的乳业产业安全问题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2)根据产业安全指标体系,结合我国乳业具体情况,对原有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和拓展,实现对我国乳制品产业安全度全面、准确的评价。(3)运用一种新的组合赋权方法BW-GINI赋权法解决指标权重问题;根据指标体系构建出乳业产业安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调整系统参数以模拟政府政策,并针对不同政策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一是有助于丰富我国产业安全理论体系、完善产业安全评价标准;二是有助于发现乳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学位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426.82
【部分图文】:

奶牛养殖,原奶,奶源,乳业


奶牛养殖是乳业产业链的第一环节,也是乳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能否提供优质奶源直接影响着后续乳制品的加工情况,不仅决定了乳制品的品质安全,也是整个乳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据《2017 年奶业质量报告》显示,近年来,政府大力推进良种补贴政策,促进优质饲料的推广和使用,加快了我国奶牛养殖模式不断转型升级,养殖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全国奶牛养殖规模化率已达50%,奶牛单产水平也随之提升,现代化发展成果显著,奶源品质也保持着较好水平。但是奶牛养殖产业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相比于产业的其他环节,奶牛养殖环节在初期所需的投资成本更高,而其经济效益却处于乳制品产业链中较低的层次;二是三聚氰胺事件以及之后的奶牛疫病、奶价暴跌等事件致使我国原奶产量大幅度下跌,至今仍有持续影响;三是产业养殖规模以及原奶收购价格受乳制品加工产业的影响严重,养殖与加工环节没有稳定的联结机制,在整个产业链中缺少独立性和话语权。据中国奶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 年全国奶牛养殖场奶牛存栏总数为1425.3 万头,同比减少 81.9 万头,降幅达到 5.4%,同 2007 年相比增长 16.9%;

世界,比重,产量,乳业


14图 3.3 2016 年中国奶类产量占世界比重3.1.2 乳制品加工乳制品加工是乳业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环节,其上端和下端连着养殖环节和消费环节,是乳业发展的中心部分。与奶牛养殖环节相比,环节的投入产出比率更高,经济效益较好,在乳业产业链中有较强的主动权

增长率,产量,总产量,奶牛养殖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年全国奶牛养殖场平均存栏奶牛 75 头,比 2015 年增加 43 头,增幅达到 74.4%。奶类总产量方面(图 3.2):2016 年,全国奶类产量 3712 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 4.7%,仅次于印度和美国,比 2015 年下降 4.1%,比 2007 年上升 2.17%,继 2012 年后再次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畅;涂国平;;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国家低碳发展战略情景仿真分析[J];系统工程;2015年07期

2 史欣向;李善民;王满四;李昶;;“新常态”下的产业安全评价体系重构与实证研究——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5年07期

3 董晓霞;丁凡琳;于乐荣;杨宇泽;;外资进入中国乳业市场的现状、影响及对策[J];世界农业;2015年06期

4 赵雪;钟定胜;俞俏翠;;基尼系数法在全球碳排放权分配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年01期

5 李刚;程砚秋;董霖哲;王文君;;基尼系数客观赋权方法研究[J];管理评论;2014年01期

6 吴传荣;曾德明;陈英武;;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04期

7 解晶;钱贵霞;;外资乳企进入对中国乳业发展的影响及趋势展望[J];农业展望;2008年12期

8 李冬梅;何维达;;基于三角可调模糊数的粮食产业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两次收敛模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年02期

9 罗志松;;对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几点思考[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10 景玉琴;;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2823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23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7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