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营改增后建筑业区域税收转移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2 00:44
   在测算区域建筑业税收与税源背离程度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税收转移与建筑产业结构关联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营改增后,建筑业流转税税收收入总体上由中部地区向东部西部地区流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建筑业区域发展的差距。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推动税源集聚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可行路径。
【部分图文】:

税源,市税,程度


渲卸?康厍?2012~2015年平均税收税源背离程度为-0.121%,2017年该值由负转正同时背离程度扩大到3.900%,中部地区2012~2015年平均税收税源背离程度为5.027%,在2016年扩大到10.574%后2017年转为负值-0.269%,西部地区背离程度更是由2012~2015年的平均3.303%急剧增大到2017年的16.098%。1.2税收与税源背离程度区域差异明显从空间维度上看,通过比较2017年营改增后各地区税收与税源背离程度可以发现,各省市之间税收与税源背离程度差距较大(图2),其中背离程度较高的省市有海南(57.787%)、宁夏(48.022%)、青海(47.539%)、江西(-33.293%)、新疆(32.401%)、甘肃(30.102%)、天津(-29.163%)、内蒙古(27.254%),而山东(0.590%)、浙江(-1.351%)、湖南(-1.429%)、重庆(1.827%)、福建(2.612%)等省市背离程度较低。总体来说,西部地区背离程度普遍偏高,东部和中部背离程度偏低,这是由于增值税税制本身比营业税税制更容易引起税收背离税源变动,再加上西部地区又具有较东部和中部更多的工程项目所致。进一步利用2017年营改增后各地区税收与税源背离程度数据,分析东中西三大区域内部税收转移特点:(1)东部地区税收转移分化明显东部地区在营改增后税收流入与流出分化十分明显。东部11省市中,税收流入省市6个,分别是海南、广东、上海、江苏、福建和山东,流入背离均值为17.170%;税收流出省市5个,分别是天津、河北、北京、辽宁、浙江,流出背离均值为-12.023%。其中最大的税收流入地海南,其税收税源背离程度为57.787%,而最小

折线图,税源,程度,区域差异


第40卷第12期·95·津、广西、河北、四川、北京等省市税改后税收税源偏离程度增大了4~10倍不等。绘制2012~2017年东、中、西部税收与税源背离程度折线图(图1)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营改增之后三大区域税收与税源背离程度发生明显变化。其中东部地区2012~2015年平均税收税源背离程度为-0.121%,2017年该值由负转正同时背离程度扩大到3.900%,中部地区2012~2015年平均税收税源背离程度为5.027%,在2016年扩大到10.574%后2017年转为负值-0.269%,西部地区背离程度更是由2012~2015年的平均3.303%急剧增大到2017年的16.098%。1.2税收与税源背离程度区域差异明显从空间维度上看,通过比较2017年营改增后各地区税收与税源背离程度可以发现,各省市之间税收与税源背离程度差距较大(图2),其中背离程度较高的省市有海南(57.787%)、宁夏(48.022%)、青海(47.539%)、江西(-33.293%)、新疆(32.401%)、甘肃(30.102%)、天津(-29.163%)、内蒙古(27.254%),而山东(0.590%)、浙江(-1.351%)、湖南(-1.429%)、重庆(1.827%)、福建(2.612%)等省市背离程度较低。总体来说,西部地区背离程度普遍偏高,东部和中部背离程度偏低,这是由于增值税税制本身比营业税税制更容易引起税收背离税源变动,再加上西部地区又具有较东部和中部更多的工程项目所致。进一步利用2017年营改增后各地区税收与税源背离程度数据,分析东中西三大区域内部税收转移特点:(1)东部地区税收转移分化明显东部地区在营改增后税收流入与流出分化十分明显。东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薛克庆;刘宇彤;;积极推进建筑业“营改增”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J];国际商务财会;2014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辉;中国地区间税收与税源非均衡性问题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聂天翼;我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非均衡分布研究:测度、机理及调控[D];重庆大学;2018年

2 谷彦芳;我国地区间税收与税源背离及其均衡研究[D];河北大学;201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余可;中国分税制下的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郭进伟;公共支出结构与经济发展绩效[D];吉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绍初;陈淑芳;程洁;;市县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税源分析与相关思考——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J];财政监督;2018年20期

2 王克霞;;“营改增”全面实施对建筑业的影响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8年14期

3 王梅;;“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负的影响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年01期

4 汪有红;;营改增政策下建筑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会计;2016年09期

5 丁迎秀;;建筑业营改增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甘肃高师学报;2017年06期

6 梁文梅;;建筑企业营改增相关问题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22期

7 梅小春;;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年03期

8 林芳;;“营改增”对建筑企业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18年15期

9 贾晓琴;;基于营改增的建筑业税收征管问题研究[J];山西农经;2018年22期

10 黄华英;;浅谈建筑业“营改增”对房建工程造价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年3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盛淑凯;创新型建筑业及其发展战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2 张丽丽;环境规制对我国建筑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唐晓灵;中国建筑业经济增长与产业演化模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4 王玉林;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5 张利;基于计划、控制实施的数字化建筑施工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重庆大学;2003年

6 唐菁菁;劳动力成本上涨推动的建筑业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王汇墨;中国建筑业增加值提升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谢晓红;中国建筑业企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碧莹;“营改增”对建筑业上市公司生产效率的影响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2 阚媛娥;“营改增”对云南省建筑业税负的预期影响[D];云南大学;2014年

3 郭治财;建筑业的“营改增”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4 王孝华;建筑业建造合同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5 陈琳彦;中国建筑业细分产业结构演化研究[D];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7年

6 张小博;陕西省建筑业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7 殷萍;“营改增”对安徽省建筑业税负影响分析[D];安徽建筑大学;2016年

8 武文洋;基于碳排放的河南省建筑业效率评价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

9 沈雪晶;辽宁省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年

10 郑琴玉;西安市建筑业能源效率及节能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79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79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b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