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收入差距与劳动力转移——基于新疆南疆的实证研究
【部分图文】:
从当期赋予农业技术进步一个正向冲击后,2到3期内劳动力转移会出现较大的提升,出现稍微的波动后又趋于平稳,这一点则证明了本文的假设2,即南疆农业技术进步为劳动力转移提供着“推力”。南疆地区地理环境沙漠多而耕地少,农业人员占比较高,农业技术进步将会释放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为二、三产业提供了较为可观的潜在劳动力。从当期赋予城乡收入差距一个正向冲击后,2到3期内城乡收入差距会造成大量的劳动力转移,这也较好地验证了本文的假设1,在欠发达的南疆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会为劳动力转移提供信号。对于城乡差距较大的南疆地区而言,农村劳动力更倾向通过既得收益的比较,从而选择由农村地区转移到城镇务工。3.4 方差分解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斌;吴书胜;朱业;;农业技术进步、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于“推拉理论”和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5年10期
2 关海玲;丁晶珂;赵静;;产业结构转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效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5年02期
3 王卫;佟光霁;;农业技术进步、非农技术进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基于1978~2011年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4 曾湘泉;陈力闻;杨玉梅;;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效率[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5 赵德昭;许和连;;FDI、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于“合力模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年09期
6 蔡昉;;如何进一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年01期
7 黄国华;;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29个省市的经验数据[J];人口与发展;2010年01期
8 吕蕾;彭荣胜;;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9 贺文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原因及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10 刘小翠;;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程名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机理、动因与障碍[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镜宇;李宇峰;田倩;;新常态下河北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J];现代商业;2015年35期
2 伯娜;殷李松;贾敬全;;就业格局共生突围:中国八大经济区城镇化的发射效应研究[J];财贸研究;2015年06期
3 杨波;南志标;唐增;;我国草地生态补偿对农牧户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5年11期
4 窦以鑫;符建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J];学理论;2015年31期
5 李斌;吴书胜;朱业;;农业技术进步、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于“推拉理论”和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5年10期
6 王立国;王磊;;城镇化的时空依赖性与工业化支撑探讨——基于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J];建筑经济;2015年10期
7 邱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研究[J];知识经济;2015年20期
8 王春枝;;产业结构、城镇化演进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吸纳效率分析——基于非径向超效率BCC模型[J];经济统计学(季刊);2015年01期
9 黄宁阳;马强;陈武霞;;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的长期性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5年09期
10 董莹;穆月英;;农业技术进步、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地区工资与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SFA-CGE两阶段模拟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洪燕;生态补偿项目对农村就业的影响及环境结果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2 钱龙;非农就业、农地流转与农户农业生产变化[D];浙江大学;2017年
3 柳发根;基于社会公民身份理论的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4 吴丽丽;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5 郑祥江;西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6 郭震;农民工收入歧视的衡量、解决路径及对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4年
7 孙战文;农民工家庭迁移决策与迁移行为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8 赵康杰;资源型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9 周江洪;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王本兵;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庆新;陈超凡;;新型城镇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J];财经研究;2013年12期
2 王卫;佟光霁;;农业技术进步、非农技术进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基于1978~2011年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3 曾湘泉;陈力闻;杨玉梅;;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效率[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4 马轶群;;苏浙两省技术进步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基于不同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年06期
5 董理;史小龙;;上海市三次产业技术进步水平测算及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1978-2011[J];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05期
6 张虎;景丹红;刘扬;李潇;;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3年02期
7 赵德昭;许和连;;FDI、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于“合力模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年09期
8 魏燕;龚新蜀;;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就业差异——基于我国四大经济区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9 许和连;赵德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敛性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02期
10 牛冲槐;赵秀花;樊燕萍;;转型综改区下的山西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何志强;经济转轨时期我国产业投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丁兆庆;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李佐军;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条件和制度条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清蓉;曾玲;高丽;邱玉红;;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分析[J];商;2014年04期
2 陈伟;;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视角[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3 陈宗胜,黎德福;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东亚奇迹”和中国经济的再解释[J];经济研究;2004年11期
4 张文;尹继东;;江西经济发展、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系研究[J];企业经济;2008年11期
5 尹继东;王秀芝;;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江西的实证[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廉保华;我国农业技术进步迟缓的原因、后果与对策[J];江淮论坛;1991年04期
7 郑念;;农业技术进步动因及对农村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机制[J];甘肃理论学刊;1991年01期
8 陈伟;;我国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9 袁志刚;李娜;;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述评[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10 黄国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因应——来自全国29个省市的经验数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地区经济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慧;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陈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统计分析[D];兰州商学院;2014年
3 刘丹丹;旅游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
4 罗媛;产业集聚、城镇化和城乡收入差距[D];苏州大学;2018年
5 刘晓霞;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6 张沥文;四川省产业结构变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7 钟婧瑶;关于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D];南京大学;2018年
8 范姣;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效率的实证研究[D];新疆大学;2017年
9 白琳;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湖北经济影响的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3年
10 殷飞;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80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80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