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合专利共现网络与专家机制的产业关键技术清单研究——以中国发展碳捕集技术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31 23:45
[目的/意义]关键技术清单是产业科研管理、技术战略决策的基础依据,探索关键技术清单的高效科学研究方法,对认识产业技术体系、部署科技研发与创新合作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产业专利总体与各类别专利样本构建技术分类码与技术特征词二阶段共现网络,利用技术代码聚类、技术代码节点、技术特征词聚类、特征词节点及节点关联文献文本树进行产业技术结构提取,结合专家嵌入机制,研制五层次产业技术清单;结合技术共现网络特征与专家论证机制,识别与评选产业关键技术。[结果/结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专利共现网络分析结合专家机制的产业关键技术清单研究方法;以中国示范发展工业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了有效的关键技术清单,应用于产业技术管理实践。
【文章来源】:情报杂志. 2019,38(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基于复合专利共现网络与专家机制的产业关键技术清单研究路线
?镜奶疾都?旯奂际跆逑?。3.1.2技术类别微观形态清单为构建产业全面技术清单,还需研究每项技术类别的微观技术形态。对由独立手工代码构成的技术类别,使用专利总体内该手工代码下相应数据作为类别专利样本;对由数个相近手工代码概括形成的技术类别,为保证技术结构信息研究的全面性,对该技术类别构建针对性检索策略,获取能反映类别碳捕集技术结构的专利样本。基于各类别专利样本的标题、关键词、摘要挖掘特征词术语(term)构建共现网络,以烟气CO2回收系统类别为例,生成聚类图谱如图3所示。图3技术类别“烟气CO2回收系统”的特征词共现网络与聚类图谱·83·情报杂志第38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新兴技术识别方法:以机器人技术为例[J]. 周源,刘宇飞,薛澜. 情报学报. 2018(09)
[2]基于主题变迁的领域发展路径智能化识别——以人工智能为例[J]. 周源,张超,唐杰,刘宇飞,张宇韬. 图书情报工作. 2018(14)
[3]基于专利共类的关键技术识别及技术发展模式研究[J]. 李瑞茜,陈向东. 情报学报. 2018(05)
[4]基于专利共类的高端机床制造核心技术关联特征识别——以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为例[J]. 张迎新,刘翔宇. 情报杂志. 2018(02)
[5]中国工程科技2035技术预见研究[J]. 王崑声,周晓纪,龚旭,胡良元,孙胜凯,宋超,侯超凡,陈进东. 中国工程科学. 2017(01)
[6]技术热点、前沿识别支持的2035技术清单调整方法——以机器人技术为例[J]. 林亨,周源,刘宇飞. 中国工程科学. 2017(01)
[7]基于专利共被引聚类和组合分析的产业关键技术识别方法研究——以作物育种技术为例[J]. 杨艳萍,董瑜,韩涛. 图书情报工作. 2016(19)
[8]基于熵值法的知识产权示范市专利实力评价研究[J]. 李昶,吴小桔,吴洁. 情报杂志. 2016(09)
[9]国内技术预见方法研究述评[J]. 沙振江,张蓉,刘桂锋.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5(06)
[10]科学发现的结构与时间属性[J]. 陈超美,陈悦. 科学与管理. 2014(03)
硕士论文
[1]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关键技术选择研究[D]. 张兆丰.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
本文编号:3011781
【文章来源】:情报杂志. 2019,38(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基于复合专利共现网络与专家机制的产业关键技术清单研究路线
?镜奶疾都?旯奂际跆逑?。3.1.2技术类别微观形态清单为构建产业全面技术清单,还需研究每项技术类别的微观技术形态。对由独立手工代码构成的技术类别,使用专利总体内该手工代码下相应数据作为类别专利样本;对由数个相近手工代码概括形成的技术类别,为保证技术结构信息研究的全面性,对该技术类别构建针对性检索策略,获取能反映类别碳捕集技术结构的专利样本。基于各类别专利样本的标题、关键词、摘要挖掘特征词术语(term)构建共现网络,以烟气CO2回收系统类别为例,生成聚类图谱如图3所示。图3技术类别“烟气CO2回收系统”的特征词共现网络与聚类图谱·83·情报杂志第38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新兴技术识别方法:以机器人技术为例[J]. 周源,刘宇飞,薛澜. 情报学报. 2018(09)
[2]基于主题变迁的领域发展路径智能化识别——以人工智能为例[J]. 周源,张超,唐杰,刘宇飞,张宇韬. 图书情报工作. 2018(14)
[3]基于专利共类的关键技术识别及技术发展模式研究[J]. 李瑞茜,陈向东. 情报学报. 2018(05)
[4]基于专利共类的高端机床制造核心技术关联特征识别——以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为例[J]. 张迎新,刘翔宇. 情报杂志. 2018(02)
[5]中国工程科技2035技术预见研究[J]. 王崑声,周晓纪,龚旭,胡良元,孙胜凯,宋超,侯超凡,陈进东. 中国工程科学. 2017(01)
[6]技术热点、前沿识别支持的2035技术清单调整方法——以机器人技术为例[J]. 林亨,周源,刘宇飞. 中国工程科学. 2017(01)
[7]基于专利共被引聚类和组合分析的产业关键技术识别方法研究——以作物育种技术为例[J]. 杨艳萍,董瑜,韩涛. 图书情报工作. 2016(19)
[8]基于熵值法的知识产权示范市专利实力评价研究[J]. 李昶,吴小桔,吴洁. 情报杂志. 2016(09)
[9]国内技术预见方法研究述评[J]. 沙振江,张蓉,刘桂锋.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5(06)
[10]科学发现的结构与时间属性[J]. 陈超美,陈悦. 科学与管理. 2014(03)
硕士论文
[1]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关键技术选择研究[D]. 张兆丰.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
本文编号:3011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011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