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P范式的我国大豆产业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2 10:57
大豆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粮食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随着我国市场开放,大豆产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外资企业一度控制了我国76%的大豆加工产能,严重地威胁我国粮食安全。针对我国大豆产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必要从产业结构、产业行为和产业绩效等几个方面全方位的对我国大豆产业进行剖析,找出我国大豆产业问题所在。本文以产业组织的SCP范式为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我国大豆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概况,并阐述了我国大豆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分别对我国大豆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相关指标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计算,并且对我国大豆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大豆产业还处于以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技术进步在产业进步体现的作用并不显著;最后针对我国大豆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研究内容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大豆制品
2.1.2 大豆产业
2.2 理论基础
2.2.1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2.2.2 产业关联理论
第三章 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概况
3.1. 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历程
3.2 我国大豆产业现状
3.2.1 国内大豆需求强劲,进口量逐年上升
3.2.2 大豆产业在我国粮食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3.2.3 大豆产业生产能力发展迅猛
3.3 我国大豆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产业保护不足,大豆产业持续萎缩
3.3.2 大豆科研投入不足,缺乏产业链延伸能力
3.3.3 生产环节投入不足,单位产量低
3.3.4 土地资源不足,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3.3.5 大豆预期收益不确定打击农民种植积极性
3.3.6 大豆定价权丧失
3.3.7 外资抢占中国压榨市场
3.3.8 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低
第四章 我国大豆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4.1 市场结构的度量方法
4.2 我国大豆产业集中度分析
4.2.1 市场集中值分析
4.2.2 赫芬达尔指数分析
4.2.3 结论
4.3 我国大豆产业进出壁垒分析
4.3.1 我国大豆产业的进入壁垒
4.3.2 我国大豆产业退出壁垒
4.4 小结
第五章 我国大豆产业市场行为研究
5.1 我国大豆加工企业价格行为
5.1.1 影响产业内价格行为的因素
5.1.2 我国大豆加工企业价格行为
5.2 我国大豆加工企业的非价格行为
5.2.1 广告行为
5.2.2 技术创新行为
5.2.3 兼并重组行为
5.3 小结
第六章 我国大豆产业市场绩效研究
6.1 市场绩效的评价标准及度量指标
6.2 我国大豆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6.3 我国大豆产业成本与X非效率
6.4 关于我国大豆产业的技术进步程度的绩效研究
6.4.1 模型建立
6.4.2 我国大豆加工业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
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提高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7.2.1 加快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市场结构政策建议
7.2.2 加快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市场行为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外资布局中国:以“豆”为鉴[J]. 刘源源. 中国报道. 2009(05)
[2]我国大豆产业安全状况分析及对策[J]. 张光辉,崔瑞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3]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 周新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7(11)
[4]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国际压力与应对之策[J]. 施用海,沙玮. 对外经贸实务. 2007(09)
[5]我国大豆加工业走势探讨[J]. 左青. 中国油脂. 2007(08)
[6]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大豆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程广燕,王东阳,胡志全. 中国油脂. 2006(12)
[7]中国大豆生产能力与未来供求平衡研究[J]. 刘爱民,封志明,阎丽珍,于格.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3(04)
[8]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研究(上)[J]. 毕井泉. 中国粮食经济. 2003(08)
[9]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东北大豆产业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 管理世界. 2003(03)
[10]我国大豆生产与贸易状况分析[J]. 方辉,吴孟珠. 粮食问题研究. 1999(04)
本文编号:3059143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研究内容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大豆制品
2.1.2 大豆产业
2.2 理论基础
2.2.1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2.2.2 产业关联理论
第三章 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概况
3.1. 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历程
3.2 我国大豆产业现状
3.2.1 国内大豆需求强劲,进口量逐年上升
3.2.2 大豆产业在我国粮食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3.2.3 大豆产业生产能力发展迅猛
3.3 我国大豆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产业保护不足,大豆产业持续萎缩
3.3.2 大豆科研投入不足,缺乏产业链延伸能力
3.3.3 生产环节投入不足,单位产量低
3.3.4 土地资源不足,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3.3.5 大豆预期收益不确定打击农民种植积极性
3.3.6 大豆定价权丧失
3.3.7 外资抢占中国压榨市场
3.3.8 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低
第四章 我国大豆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4.1 市场结构的度量方法
4.2 我国大豆产业集中度分析
4.2.1 市场集中值分析
4.2.2 赫芬达尔指数分析
4.2.3 结论
4.3 我国大豆产业进出壁垒分析
4.3.1 我国大豆产业的进入壁垒
4.3.2 我国大豆产业退出壁垒
4.4 小结
第五章 我国大豆产业市场行为研究
5.1 我国大豆加工企业价格行为
5.1.1 影响产业内价格行为的因素
5.1.2 我国大豆加工企业价格行为
5.2 我国大豆加工企业的非价格行为
5.2.1 广告行为
5.2.2 技术创新行为
5.2.3 兼并重组行为
5.3 小结
第六章 我国大豆产业市场绩效研究
6.1 市场绩效的评价标准及度量指标
6.2 我国大豆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6.3 我国大豆产业成本与X非效率
6.4 关于我国大豆产业的技术进步程度的绩效研究
6.4.1 模型建立
6.4.2 我国大豆加工业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
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提高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7.2.1 加快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市场结构政策建议
7.2.2 加快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市场行为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外资布局中国:以“豆”为鉴[J]. 刘源源. 中国报道. 2009(05)
[2]我国大豆产业安全状况分析及对策[J]. 张光辉,崔瑞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3]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 周新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7(11)
[4]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国际压力与应对之策[J]. 施用海,沙玮. 对外经贸实务. 2007(09)
[5]我国大豆加工业走势探讨[J]. 左青. 中国油脂. 2007(08)
[6]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大豆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程广燕,王东阳,胡志全. 中国油脂. 2006(12)
[7]中国大豆生产能力与未来供求平衡研究[J]. 刘爱民,封志明,阎丽珍,于格.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3(04)
[8]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研究(上)[J]. 毕井泉. 中国粮食经济. 2003(08)
[9]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东北大豆产业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 管理世界. 2003(03)
[10]我国大豆生产与贸易状况分析[J]. 方辉,吴孟珠. 粮食问题研究. 1999(04)
本文编号:3059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059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