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大槐树镇镇村体系空间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0 14:10
本文关键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大槐树镇镇村体系空间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提出,镇村产业发展步入新阶段。过去的城乡规划研究主要侧重于城镇中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城镇产生的影响,而往往忽略对农业的考虑,造成镇村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镇村产业发展客观规律,缺乏必要的科学引导性。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的变革势必导致镇村空间格局发生相应变化。镇村规划不应盲目套用西方城市规划理论,而应立足于中国镇村发展现实,关注农村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实际,从研究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入手,发现当下中国镇村发展客观规律,研究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下镇村空间结构的变化,进而得出适应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镇村体系空间模式。本文以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镇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分析大槐树镇发展现状及其现代农业发展趋势。通过深入农村开展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实地调研,了解大槐树镇发展现状,针对大槐树镇不同农业种植类型的典型村庄,梳理不同生产方式下农村的发展现状和农民的生活状态,论证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的内在关联,基于此总结大槐树镇现代农业发展历程,并预测大槐树镇现代农业未来发展趋势。第二,探究大槐树镇镇村空间结构的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理。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入手,根据理论分析和数据分析,具体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和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影响镇村空间结构的各因素以及农业生产方式对镇村空间结构的内在作用机理,发现当下大槐树镇镇村体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下一步探究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镇村体系做铺垫。第三,研究大槐树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与空间布局和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大槐树镇镇村体系空间规划。做出大槐树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与空间布局方案,重点规划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农业发展空间。基于此,进行大槐树镇镇村空间布局,综合其他产业发展因素,得出大槐树镇镇村体系空间规划,探究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大槐树镇镇村体系空间模式。
【关键词】:适应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大槐树镇 镇村体系 空间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2.29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2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10-13
- 1.1.1 时代背景10-12
- 1.1.2 现实需求12-13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14
- 1.2.1 研究目的13
- 1.2.2 现实意义13-14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7
- 1.3.1 农业现代化研究14-15
- 1.3.2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研究15-17
- 1.4 研究内容17-18
- 1.5 相关概念界定18-19
- 1.5.1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18
- 1.5.2 镇域镇村体系18
- 1.5.3 镇村体系空间模式18-19
- 1.6 研究方法19-20
- 1.7 研究框架20-22
- 2 大槐树镇发展现状及其现代农业发展趋势22-60
- 2.1 大槐树镇发展现状22-30
- 2.1.1 自然地理条件22-23
- 2.1.2 社会经济现状23-28
- 2.1.3 农业发展现状28-29
- 2.1.4 镇村体系现状29-30
- 2.2 大槐树镇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调查分析30-48
- 2.2.1 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的村庄31-36
- 2.2.2 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的村庄36-40
- 2.2.3 不同农业生产方式对应的农民生活现状调查40-48
- 2.3 大槐树镇农业发展历程及其现代农业发展趋势48-59
- 2.3.1 大槐树镇农业发展历程48-50
- 2.3.2 现代农业发展导向50-57
- 2.3.3 大槐树镇现代农业发展趋势57-59
- 2.4 小结59-60
- 3 大槐树镇镇村体系空间结构的影响因子和作用机理60-92
- 3.1 大槐树镇镇村体系空间结构的影响因子分析60-83
- 3.1.1 大槐树镇的特殊性60-61
- 3.1.2 大槐树镇镇村体系空间结构的影响因子的定性与定量分析61-83
- 3.2 大槐树镇镇村体系空间结构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探究83-90
- 3.2.1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牵引力作用83-85
- 3.2.2 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力作用85-86
- 3.2.3 劳动力、技术、信息要素集中的带动力作用86-87
- 3.2.4 人口流变的驱动力作用87-89
- 3.2.5 镇村体系空间结构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89-90
- 3.3 小结90-92
- 4 大槐树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与空间布局92-110
- 4.1 大槐树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92-101
- 4.1.1 大槐树镇现代农业发展目标92-95
- 4.1.2 粮食种植业规划95-97
- 4.1.3 设施农业规划97-98
- 4.1.4 畜牧业规划98-100
- 4.1.5 休闲观光农业规划100
- 4.1.6 现代农产品加工业规划100-101
- 4.1.7 现代农业物流产业规划101
- 4.2 大槐树镇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101-104
- 4.3 大槐树镇现代农业生产与经营组织方式104-106
- 4.3.1 大槐树镇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组织方式104-105
- 4.3.2 大槐树镇现代农业产业经营组织方式105-106
- 4.4 大槐树镇现代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106-109
- 4.4.1 现代农产品加工与物流配送体系106
- 4.4.2 现代农业科技体系106-107
- 4.4.3 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体系107
- 4.4.4 现代农业金融与保险服务体系107-109
- 4.4.5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109
- 4.5 小结109-110
- 5 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大槐树镇镇村体系空间规划110-130
- 5.1 大槐树镇镇村空间发展特点110-112
- 5.1.1 大槐树镇的发展特殊性110-111
- 5.1.2 大槐树镇镇村空间发展特点111-112
- 5.2 大槐树镇镇村人口与用地规模预测112-116
- 5.2.1 镇村人口规模112-115
- 5.2.2 镇村用地规模115-116
- 5.3 大槐树镇镇村产业发展规划116-120
- 5.3.1 镇村产业结构调整116-118
- 5.3.2 镇村产业空间布局118-120
- 5.4 大槐树镇镇村服务系统规划120-122
- 5.4.1 镇域道路交通系统规划120-121
- 5.4.2 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21-122
- 5.5 大槐树镇镇村体系空间规划122-127
- 5.5.1 大槐树镇镇村体系空间模式的选择122-125
- 5.5.2 村庄整合与空间布局125-126
- 5.5.3 村庄等级规模结构与职能分工126-127
- 5.6 小结127-130
- 6 结论130-132
- 6.1 论文研究结论130-131
- 6.2 后续研究期望131-132
- 参考文献132-136
- 附录一136-140
- 图表目录136-137
- 表录137-140
- 附录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做工作140-142
- 致谢142
本文关键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大槐树镇镇村体系空间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5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465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