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人工智能产业建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马克思分工理论视角

发布时间:2017-06-22 11:18

  本文关键词:人工智能产业建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马克思分工理论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分工的本质是劳动者在共同劳动中的劳动关系,取决于劳动工具和劳动形式。分工形态是分工的具体呈现,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和劳动分配关系,它们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劳动,分别形成了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作用和抑制经济发展的消极性作用,同时又反作用于分工形态自身的质演变和量演变发展,形成分工发展各阶段:社会分工形成阶段、社会分工低级阶段和社会分工高级阶段。中国早期供给侧改革促进了机器大工业分工形态的全面铺开,其积极性作用是推动了中国分工迈入社会分工低级阶段。中国目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政策,应在微观层面上落实为人工智能产业建设,以在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智能机器和智能机器劳动这一全新变革下,促进智能机器大工业分工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克服现阶段机器大工业分工形态的消极性作用,引领中国走出经济发展新常态,迈向分工更复杂、形态更高级的社会分工高级阶段。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马克思分工理论 分工形态 智能机器大工业 人工智能产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可控利他协作的P2P流媒体系统稳定性增强技术”(S2013040012449)
【分类号】:F091.91;F49;F121
【正文快照】: 2010年后中国进入以经济增速回落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中国政府从宏观层面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力图从生产供给端入手改进经济结构问题,但亟需执行者根据现实情况具体落实执行。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使劳动工具和劳动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杰;“职业弹性”刍议[J];经济问题;1986年12期

2 俞坚;新科技革命彻底改变了中小企业的地位[J];上海经济研究;1986年01期

3 黄念曾,龚益鸣;新型生产力泛论——学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札记[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1年04期

4 王关义;;中小企业:21世纪经济腾飞的火车头[J];改革与战略;1993年04期

5 顾海良 ,张钟朴;生产方式革命的潮起潮落——机器大工业面面观[J];科技文萃;1997年04期

6 洪银兴;用先进的标准发展社会生产力[J];群众;2000年05期

7 刘世佳;;论经济时间的四大变化[J];学术交流;1987年06期

8 邱海平;马克思关于企业规模的理论(续)[J];河南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9 宋立人;论私营经济对生产力的兼容性[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夏会军;;个性化需求及企业的应对策略[J];经济论坛;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刚;;再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民族性特征——对近代长江三角洲农民家庭纺织业与机器大工业相互关系的分析[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诗白;论科学力[N];光明日报;2002年

2 潘焕昭;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历史实践的结晶[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荣;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视域下的技术追问[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福公;一个被遗忘的”幽灵“[D];南京大学;2015年

2 王荣;马克思机器大工业思想探析[D];吉林大学;2014年

3 郝相钦;在“铁律”的视线之外?[D];河北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人工智能产业建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马克思分工理论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1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471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6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