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中国制造业典型行业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16:11

  本文关键词:中国制造业典型行业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智力资本 企业绩效 制造业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时代的变迁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知识创造逐渐成为社会进步的主旋律,经济发展和企业扩张的核心动力。作为知识经济发展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智力资本已经独立于土地、人力、金钱等原始生产要素,成为第四要素。在全球化的今天,智力资本正逐步取代其他生产要素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驱动力,并能够对其他生产要素的增减变动和配置进行指导,决定了其他要素为企业创造额外价值的潜力。因此,组织的成功更加依靠智力资本的积累、配置和运用。因学者们对智力资本的界定和研究角度不同,在不同行业中智力资本及其各构成要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本文采用改进的智力资本增值系数法对智力资本进行测量,以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指标权益净利率作为企业绩效,同时考虑股权性质在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以期取得更加全面、综合的研究结果。自“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之后,制造业再次获得关注焦点,为把我国制造业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龙头行业,国家和企业正在不断地增强产业政策支持和加快产品生产转型。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为研究范围,并按照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划分,选取具有典型性的样本——机械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造业和生物制药业,截取2010年至2014年5年的财务数据构建三个面板数据,分别研究制造业中三个典型行业的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通过预测分析发现,在三个不同产业类型的制造业中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智力资本及其构成之一的人力资本都对企业绩效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在机械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制药业中与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纺织服装制造业中具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为取得更深层次的研究成果,在研究中加入中介因素股权性质,结果发现企业的国有性质在机械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制药业中能够推动结构资本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抑制关系资本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在人力资本促进企业绩效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智力资本 企业绩效 制造业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F406.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20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9-10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7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1-14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16-17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7-20
  • 1.4.1 研究内容17-19
  • 1.4.2 研究方法19-20
  • 第2章 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理论基础20-30
  • 2.1 智力资本的界定与特征20-21
  • 2.1.1 智力资本的界定20
  • 2.1.2 智力资本的特征20-21
  • 2.2 智力资本的构成与测量21-23
  • 2.2.1 智力资本的构成21-22
  • 2.2.2 智力资本的测量22-23
  • 2.3 企业绩效的内涵与评价指标23-24
  • 2.3.1 企业绩效的内涵23
  • 2.3.2 企业绩效的评价指标23-24
  • 2.4 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理论分析24-29
  • 2.4.1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25-26
  • 2.4.2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26-28
  • 2.4.3 利益相关者理论28
  • 2.4.4 委托代理理论28-29
  • 2.5 本章小结29-30
  • 第3章 智力资本影响企业绩效的研究设计30-41
  • 3.1 实证模型的构建30-31
  • 3.2 模型中变量的说明31-38
  • 3.2.1 被解释变量31-34
  • 3.2.2 解释变量34-37
  • 3.2.3 控制变量37-38
  • 3.3 样本变量的描述性统计38-40
  • 3.4 本章小结40-41
  • 第4章 智力资本影响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41-53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41
  • 4.2 实证模型的相关检验41-46
  • 4.2.1 数据平稳性检验41-42
  • 4.2.2 多重共线性检验42-43
  • 4.2.3 面板数据模型检验43-46
  • 4.3 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46-51
  • 4.4 本章小结51-53
  • 结论53-55
  • 参考文献55-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群;试论智力资本审计[J];广东审计;2000年10期

2 郑日金;经营你的“智力资本”[J];车间管理;2000年03期

3 谭劲松,王朝曦,谭燕;试论智力资本会计[J];会计研究;2001年10期

4 王瑾瑜;智力资本的评估[J];科研管理;2001年05期

5 В·C·戈伊洛,莫皆;论智力资本[J];国外财经;2001年01期

6 张敏;智力资本会计初探[J];浙江财税与会计;2001年08期

7 潘安成;基于智力资本的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8 王勇,许庆瑞;智力资本及其测度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年02期

9 刘茂才;关于智力资本的市场化运作的几个问题[J];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01期

10 陈立耘;浅析智力资本的风险性[J];金融与经济;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必荣;;智力资本会计的困境与展望[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胡爽;;基于传统制造业的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肖华芳;万文军;;智力资本披露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李经路;;智力资本测度问题探索[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章丽君;陈建明;;企业竞争与智力资本的管理[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6 邱国栋;朱宇;;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测量智力资本[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王雪荣;阙中园;许婷;王斌;;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基于中国三类行业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苏方国;甘英英;梁小燕;;城市智力资本指数模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9 李经路;;智力资本价值贡献问题研究动态[A];第三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英男;杜淼;;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翔;有效管理智力资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N];经理日报;2004年

2 齐一蕊;建立智力资本会计的新思维[N];财会信报;2008年

3 记者 马可佳;中外智力资本反差严重 谁低估了无形资产?[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4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党小博;以智力资本建设推动改革进程[N];光明日报;2014年

5 邹凤岭;培育企业“核心智力资本”[N];国际商报;2000年

6 赵宏中;对智力资本的新认识[N];光明日报;2004年

7 记者 陈丹凤;智力资本化势在必行[N];组织人事报;2003年

8 陈光第;智力资本:企业不竭的核心竞争力[N];中国信息报;2008年

9 峰岭;培育“核心智力资本”[N];市场报;2000年

10 记者 贾学颖;我国上市公司过于依赖有形资产[N];中国财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豪臣;智力资本价值动因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戴乾文;智力资本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及经营绩效之关联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刘超;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李冬伟;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赵振宽;战略视角的公司智力资本开发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6 景莉;智力资本与公司价值[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7 饶淑华;智力资本驱动因素及其信息披露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马宁;风险资本协同智力资本的企业价值增值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9 徐爱萍;智力资本的三维协同机理与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柏丹;企业价值导向的智力资本评估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盖娜;基于智力资本的企业价值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王振霞;智力资本会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3 张菡;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的智力资本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徐玲芳;高校智力资本的识别、测量和报告[D];江苏大学;2006年

5 张韵;智力资本报告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6 丁岚;智力资本的激励与风险防范[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刘烨;基于企业价值的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8 王平;创业板上市公司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9 杨静;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创造路径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10 吴雅云;企业生命周期、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能力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本文编号:526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526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8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