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19 16:11

  本文关键词: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政策 产业结构 汽车产业


【摘要】:产业政策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用来引导和促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借鉴了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制定出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产业政策,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纠正市场机制缺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而产业政策是否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是产业经济实践领域里亟待论证的一个实证问题。本文整理了中国国家和辽宁省十五、十一五期间五年规划的重点产业政策信息,分别从国家层面、地方层面两个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重点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选取21类制造业产业中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进出口额、从业人员数量和产业政策作为自变量,工业生产总值作为因变量,建立面板模型,根据F统计量和豪斯曼(Hausman)检验对混合回归、固定效应回归、随机效应回归模型进行选择,重点分析虚拟变量产业政策的系数以及其他自变量的系数的显著性。其次为了检验国家和地方层面效应结果,本文选取汽车产业作为单一研究对象,将出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时间2004年作为1991年至2012年的分隔点,对两个时间段采用带有时间虚拟变量的协整方程进行研究,重点分析时间虚拟变量与其他自变量的交互项的系数的显著性。本文得到如下结论:国家可以通过制定重点产业政策和提高固定资产、就业人数、进出口的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为中国“调结构,促转型”提供参考依据;地方政府会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条件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地方政府对国家重点产业政策多数是形式上的响应,却对能够拉动本地区经济的产业予以重点支持。可见与国家规划相异的重点产业往往是地方政府出于政治激励主动选择的结果,更符合本地实际,地方政府对此类产业的信息完备程度更高;通过对比研究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这一政策实行前后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表明政策的出台对汽车产业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重点产业政策会对产业结构的改变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产业政策 产业结构 汽车产业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绪论11-16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11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0.2.1 关于产业政策的相关研究11-13
  • 0.2.2 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13-14
  •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14-15
  • 0.4 本文不足之处15-16
  • 1 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理论概述16-21
  • 1.1 产业政策相关理论16-18
  • 1.1.1 产业政策的定义和类型16-17
  • 1.1.2 产业政策的起源17
  • 1.1.3 产业政策的作用17-18
  • 1.1.4 产业政策的地位18
  • 1.2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18-21
  • 1.2.1 产业结构的概念18-19
  • 1.2.2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19
  • 1.2.3 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19-20
  • 1.2.4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联系20-21
  • 2 我国产业政策实践:以汽车产业为例21-28
  • 2.1 我国产业政策历史回顾21
  • 2.2 我国已有产业政策实践特征21-22
  • 2.2.1 已有产业政策实践目的21-22
  • 2.2.2 已有产业政策制定方式22
  • 2.3 我国产业政策实践绩效评价22-23
  • 2.4 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与汽车产业发展现状23-28
  • 2.4.1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23-24
  • 2.4.2 我国汽车产业政策演变及特点24-25
  • 2.4.3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25-28
  • 3 实证分析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28-41
  • 3.1 数据的选择28-30
  • 3.1.1 样本选择28-29
  • 3.1.2 自变量选择29
  • 3.1.3 因变量选择29
  • 3.1.4 数据的处理29-30
  • 3.2 模型选择30-31
  • 3.2.1 混合回归模型30
  • 3.2.2 固定效应模型30
  • 3.2.3 随机效应模型30-31
  • 3.3 国家重点产业政策的实证结果31-33
  • 3.3.1 混合回归和固定效应模型31
  • 3.3.2 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31-33
  • 3.4 辽宁省重点产业政策的实证结果33-36
  • 3.4.1 混合回归和固定效应模型33-34
  • 3.4.2 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34-36
  • 3.5 汽车产业政策的实证结果36-39
  • 3.5.1 数据选择36-37
  • 3.5.2 单位根检验37-39
  • 3.6 实证结果分析39-41
  • 4 我国当前产业政策目标取向及建议41-45
  • 4.1 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41
  • 4.2 我国当前产业政策目标取向41-42
  • 4.3 我国当前产业政策建议42-43
  • 4.4 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43-45
  • 参考文献45-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亮雄;王贤彬;刘淑琳;韩永辉;;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互动——横向省际竞争和纵向地方跟进[J];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08期

2 洪银兴;;论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及其支撑常态[J];经济学动态;2014年11期

3 周天勇;张弥;;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新变化与中国产业发展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2期

4 庞瑞芝;李鹏;;中国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J];经济研究;2011年11期

5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6 李杰;;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及国际经验比较[J];经济问题;2009年06期

7 李博;胡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和比较分析[J];管理科学;2008年02期

8 毛剑峰;我国产业结构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实证研究[J];经济纵横;2005年06期

9 金碚;高技术在中国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12期

10 王先林;产业政策法初论[J];中国法学;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敬辉;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63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563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c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