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驱动下产业结构优化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基于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城镇化驱动下产业结构优化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基于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摘要】:借助城市二元理论,分析城镇化驱动下产业结构优化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通过对江苏省城市群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进行豪斯曼检验和LSDV估计,发现在城镇化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差异。相对于大型城市,中小型城市由于城市规模在最低门槛之下,推动产业升级缺少成熟制造业的支撑,产业软化对城市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不太显著,甚至呈负向相关。我国中小城市应发展现代高级服务业,以经济转型带来经济效益,以便中小城市跨越城市门槛规模,从而建立专业化的城市群。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升级 城市生产率
【分类号】:F299.27;F121.3
【正文快照】: 1相关研究与提出问题城镇化作为劳动力迁移的必然趋势,推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大。从第一产业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补足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缺口,保证了城市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发展需求,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城市经济效益随着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张呈现出倒U型特征,而服务业比重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辉;;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年16期
2 柯善咨;赵曜;;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生产率[J];经济研究;2014年04期
3 豆建民;汪增洋;;经济集聚、产业结构与城市土地产出率——基于我国234个地级城市1999-2006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10期
4 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 推动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5 付宏;毛蕴诗;宋来胜;;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2000—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詹;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城市经济集约增长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2 余洋;基于城镇化—耕地耦合关系的合肥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静波;安徽省城镇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辉;;人口分散与集中的理论极限及现实均衡[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年04期
2 谭清美;夏后学;;市民化视角下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耦合效果评判[J];农业技术经济;2017年04期
3 邹一南;;特大城市户籍管制的自增强机制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7年02期
4 鲁志国;汪行东;;城市规模与经济密度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J];城市问题;2017年02期
5 杨晓锋;;我国产城融合基本要义、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J];财经理论研究;2017年01期
6 徐丹;王小彩;;河北省投资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协同效用分析——基于供给侧视角[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年04期
7 吴爱东;李奕男;;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天津产业结构升级空间与路径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17年02期
8 李翔;邓峰;;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7年02期
9 何文举;;城市规模扩展的环境与资源潜力协调度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7年01期
10 郭将;李漆节;;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水平的影响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余沛贞;新疆城镇化水平及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6年
2 冯敏;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3 孟鑫;农业机械化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黎;张红伟;;信贷周期、产业结构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年03期
2 林玮;张向前;;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05期
3 毛蕴诗;金雨晨;李杰;;加工贸易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以广东省纺织服装业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8期
4 罗神清;王胜;;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基于全国及京沪粤鄂四省市数据的对比分析[J];商业时代;2012年13期
5 孙建;;中国区域创新内生俱乐部收敛研究——空间过滤与门槛面板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7期
6 闫海洲;;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及影响因素[J];财经科学;2010年12期
7 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年10期
8 豆建民;汪增洋;;经济集聚、产业结构与城市土地产出率——基于我国234个地级城市1999-2006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10期
9 付凌晖;;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0年08期
10 潘雄锋;刘凤朝;;中国区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变动及其收敛性研究[J];管理评论;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俏;安徽省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关联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2 董丹丹;安徽省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进程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3 王依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政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鸿军;戴昌钧;;生产率增长与体面劳动的关系解析[J];前沿;2013年07期
2 冯海发;我国农业总生产率的具体计算与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1987年06期
3 徐宏毅;服务业生产率测度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J·布拉德福德·德隆,龚伟同;脆弱的生产率增长之源[J];商务周刊;2003年19期
5 杜宽旗,蒙肖莲;生产率增长的需求和供应分析方法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6 金剑;蒋萍;;生产率增长测算的半参数估计方法:理论综述和相关探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9期
7 曲建君;;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的比较[J];经济师;2007年02期
8 金剑;蒋萍;;生产率增长测算的原子论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7年11期
9 王荧;;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的解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张庆昌;;工资、出口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1979-2009[J];财经研究;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剑;蒋萍;;生产率增长测算的半参数估计方法:理论综述和相关探讨[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7卷)[C];2006年
2 戴昌钧;;以生产率增长为导向,实现上海经济形态的转型[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3 王兵;张技辉;张华;;环境约束下中国全要素能源生产率研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4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5 吴延瑞;;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新的估计[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3期[C];2008年
6 李小平;卢现祥;朱钟棣;;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和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7 李强;聂锐;;能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级工业生产率增长——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超;陈涛;;HPC生产率模型的合成[A];四川省通信学会Ip应用与增值电信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马述忠;冯晗;;开放环境下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效率变化与技术进步[A];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C];2010年
10 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A];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2期(总第15期)[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正信;生产率增长带来新问题[N];经济日报;2003年
2 文雪梅;美经济界开始警惕生产率增长放缓[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3 郎楷淳;IT为美国经济挑担子?[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4 逢佳;美国生产率表现强劲为联储宽松政策提供空间[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李宁燕;IT投资下降意味什么?[N];中国经营报;2001年
6 记者 袁蓉君;安永:提高生产率是释放中国经济潜力的关键[N];金融时报;2012年
7 本报华盛顿特约记者 李正信;美国生产率下跌引起总统关注[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王哲;安永:提高生产率是释放中国经济潜力的关键[N];中国贸易报;2012年
9 徐斌;美元走强意味着什么[N];中国财经报;2008年
10 戴昌钧;上海要主动向更高级经济形态转型[N];解放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国珍;结构变动对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金剑;生产率增长测算方法的系统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张充;吉林省农业生产率增长的驱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何元庆;对外开放与生产率增长[D];浙江大学;2006年
5 程永毅;生产率增长、资源节约与污染减排[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衡沙;中国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门限效应:理论与实证[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2 陈健;激励性规制强度对中国电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6年
3 范云轩;服务业生产率增长区域性差异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6年
4 陈志斌;江苏制造业结构变动与生产率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熙;中国工业部门生产率变化与要素配置效应[D];复旦大学;2009年
6 陈清江;石化上市企业纯要素生产率增长动力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7 张冬;效率资本对中国各地区工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D];湖北大学;2013年
8 陈昆;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王伟;工业化与江苏区域农业生产率增长[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10 李鸿;在华FDI生产率溢出的省际差异及其门槛效应[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50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650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