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上海休闲空间的变革:基于茶馆的考察
本文选题:晚清上海 + 茶馆 ; 参考:《安徽史学》2013年02期
【摘要】:在晚清上海都市化的进程中,各类传统休闲空间发生了相应的变革。作为有着悠久历史且已日常化的休闲场所,茶馆同样发生了改变,在城市空间拓展主要是商业区域的转移和拓展之时,茶馆亦步亦趋、迅速发展,并以精致、富丽和娱乐多样化成为晚清上海重要的游艺场所之一。以茶馆为研究对象,可以反映晚清上海休闲娱乐空间在都市化进程中的变革,进而审视都市文化和休闲空间之间的互动交织。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of Shanghai in late Qing Dynasty, various kinds of traditional leisure space changed accordingly.As a leisure place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a daily life, teahouses have also changed. When urban space expansion is mainly the transfer and expansion of commercial areas, teahouses follow suit, develop rapidly, and are refined.Rich and diversified entertainment became one of the important entertainment venues in Shanghai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Taking teahous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it can reflect the change of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spac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n examine the intertwined interaction between urban culture and leisure space.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文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为2012M520872
【分类号】:K252;F7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罗苏文;晚清上海租界的公共娱乐区[一八六○——一八七二][J];档案与史学;2002年01期
2 方平;;戏园与清末上海公共空间的拓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许敏;晚清上海的戏园与娱乐生活[J];史林;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岚;;中国近代警察制度之建立考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2 常红萍;王亚军;;明清江南农村典当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3 朱鸿亮;张瑞青;;我国城乡差异历史探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4 陆春晖;;《申报》保险广告及其史料价值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李斌;曹燕宁;;鸳鸯蝴蝶派与中国现代电影发生[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郑军;西风东渐与晚清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西俗化——以近代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变化为个案研究[J];北方论丛;2003年05期
7 王象;论晚清上海传统男性服饰[J];北京纺织;2004年02期
8 孙燕京;略论晚清北京社会风尚的变化及其特点[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9 倪万;;从《影戏杂志》到《晨星》——民国电影期刊的初创与转型(1921-1922)[J];编辑之友;2010年11期
10 郑晓霞;;油印技术在中国出版印刷史上的应用[J];出版与印刷;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熊月之;;从跑马厅到人民公园人民广场:历史变迁与象征意义[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夏菁;;春柳派与近代上海[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陆德阳;;近代上海残疾人事业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周武;;晚清上海市政演进与新旧冲突——城市照明系统和供水网络个案分析[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5 管玉婷;;近代中国的跨国社团——以中国扶轮社沪、宁分社为中心[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远;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岳立松;晚清狭邪书写与京沪性别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6 曾繁花;晚清女性身体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王鑫;晚清标“新”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万笑男;从女明星到人民演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林存秀;城市之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勃;从“月份牌”广告看民国女性服饰审美意象的构建[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马艳;“中国风”研究—中国传统服饰形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10年
3 李丽颖;装饰艺术运动影响下上海里弄住宅建筑外窗的艺术表现形式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李军;晚清上海书寓长三的服饰形象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陶惠娟;《东方杂志》与民国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常贵环;林乐知与《上海新报》[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馥玫;20世纪初上海商业美术环境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孙夜;抗战胜利后民间报人的政治倾向与媒介生态环境[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小军;晚清(1884-1898)上海室内陈设[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威;广告视野下的新生活运动[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菲;论近代上海新式剧场的沿革及其影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拙庵;近三十年来海上剧场之变迁记[J];中国戏剧;1995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倩;;民国时期的成都公共空间——茶馆及其他[J];中外企业家;2009年16期
2 华文延;虎穴锄奸[J];党史纵览;1995年04期
3 左和金;大后方文化区散忆[J];红岩春秋;1998年01期
4 潮龙起;近代帮会的茶馆与茶文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5 司马心;;老舍未听周总理意见改《茶馆》[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06期
6 熊月之;晚清上海私园开放与公共空间的拓展[J];学术月刊;1998年08期
7 阎红生;清末民初的茶馆[J];民国春秋;1997年02期
8 傅举晋;茶馆里的书斋[J];贵州文史天地;2001年02期
9 王景山;西南联大和《茶馆小调》[J];炎黄春秋;2003年10期
10 熊月之;略论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产生与汇聚[J];近代史研究;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亦舜;;不穿军装的女兵[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思考——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论文集(五)[C];2005年
2 周建本;;在古河抗日救国动员委员会的日子里[A];铁流12——纪念新四军成立70周年[C];2007年
3 李普凡;;活捉日本宪兵队探长王其道[A];老兵话当年(第四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四新;上海《立报》:杜绝广告的新闻纸[N];中华新闻报;2005年
2 李志荣;不愿做奴隶的吼声[N];嘉兴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任晓飞;都市生活与文化记忆[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少清;晚清上海:西方物质文明与新知识群体的近代体验(1843-1894年)[D];南开大学;2009年
3 蒋枝偶;云南民众消费问题研究(1911-1949)[D];云南大学;2012年
4 何王芳;民国时期杭州城市社会生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邹秀娥;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心态[D];山东大学;2006年
2 刘春英;民国时期中国饮食文化构成述论[D];吉林大学;2006年
3 范永平;文化趣味与身份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贾林东;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社会生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44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744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