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发展专业服务的经验及启示
本文选题:专业服务 + 德国 ; 参考:《国际贸易》2012年12期
【摘要】:正专业服务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法律、财务会计、审计、税收、咨询、管理、人力资源、建筑工程设计咨询、城市规划、市场调查、认证等服务,具有知识密集、人才密集、吸纳高端人才就业能力强等特点。发展专业服务,对于实现服务贸易结构优化,提高服务业人才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德国专业服务十分发达,全球竞争优势突出,其发展经验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Abstract]:Professional services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producer services, including legal, financial accounting, auditing, taxation, consulting,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s,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urban planning, market research, certification, etc. With knowledge-intensive, talent-intensive, the ability to absorb high-end talent employment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ervi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of service trade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personnel. German professional service is very developed, the glob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outstanding, it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has the important reference function to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分类号】:F7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玉才;童志清;;架设科技与产业的金桥——访北京颐和天韵新技术研究所童志清理事长[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Z1期
2 郑琴琴;李志强;;专业服务业跨国公司全球发展的启示[J];中国国情国力;2007年06期
3 郑琴琴;李志强;;专业服务业跨国公司的知识管理[J];中国劳动;2007年08期
4 龚志林;专业服务市场如何面对“入世”[J];特区经济;2000年02期
5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张建平;;香港服务业对提升内地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J];中国经贸导刊;2006年21期
6 钟若愚;;深圳服务经济发展的两个关键途径[J];特区经济;2010年02期
7 曲如晓;专业服务贸易自由化及我国的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1997年05期
8 汤平;;服务业新政亮点[J];投资北京;2008年01期
9 郭萍,张旭昆;专业服务市场的规制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郑琴琴;;开放市场下中国本土专业服务企业的定位与成长[J];经济管理;2007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1分会场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高丽峰;王兴权;曲丹丹;;基于互动论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以辽宁为例[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3 周勇;;五、比较优势战略下我国国有服务企业可能面临的创新风险[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何万篷;方耀楣;;大型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管理战略初探——基于系统集成的视角[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5 杨坤;肖淑玉;;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服务业多元化战略及其绩效检验[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段杰;张燕;;深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比较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积斌;;在电子商务平台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叶嘉安;;香港珠江三角洲生产性服务之联系[A];提升珠江三角洲竞争力——社会、经济与基础设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殷莉;;生产性服务业:新一轮陕西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乐平;政府鼓励企业向“专业服务”要利润[N];杭州日报;2009年
2 张晨;香港来我省推介专业服务[N];新华日报;2006年
3 尹璐璐;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 中国专业服务工程正式启动[N];大众科技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刘颖;中化国际的《“甩手掌柜”日志》[N];解放日报;2009年
5 深圳商报记者 季杰;按照国际标准提高专业服务水平[N];深圳商报;2005年
6 耿丽;出国中介:倡导专业服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7 富报;专业服务 使用安全 辅助治疗 物有所值[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深圳商报记者 颜家梁 通讯员 王海静;婚姻分析师悄然进龙岗[N];深圳商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董燕林;婚恋中介的爱情策划:专业服务还是商业噱头[N];中国社会报;2007年
10 胡品福;专业服务解了围[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晓雯;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国亮;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祝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陈菁菁;空间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郭向阳;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刘欣伟;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7 刘曙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韩顺平;服务企业竞争战略研究[D];南京大学;2002年
9 杨玉英;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与效应研究: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李金勇;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苏;专业服务众包模式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2 刘银莲;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若干模式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小川;CEPA框架下加强粤港生产性服务业合作的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张乐乐;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化发展及合作服务创新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山静静;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6 李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晓娜;城市生产性服务业自增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董昕灵;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刘俊宏;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让淑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46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946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