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专业化、多样化与生产性服务业增长——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GMM方法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20 09:05
【摘要】:本文选取了中国2004-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专业化、多样化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国样本范围内,专业化程度(MAR外部性)与产业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当专业化程度较低时,不利于产业增长,而当专业化程度较高时,专业化会促进产业增长;多样化程度(Jacobs外部性)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增长;在分地区讨论中,专业化和多样化对不同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的影响不同。
[Abstract]:This paper selects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04 to 2011 in China, constructs a dynamic panel econometrics model, and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impact of 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n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China by using the systematic GMM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gree of specialization (MAR externality) and industrial growth in the national sample. When the degree of specialization is low, it is not conducive to industrial growth, but when the degree of specialization is higher, Specialization will promote the growth of industry; the degree of diversification (Jacobs externality) will benefit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the regional discussion, 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will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different regions.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2-0174) 国家软科学重大研究项目“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方法和体系研究”(2011GXS1B001)
【分类号】:F719;F22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灿飞;潘峰华;;中国城市产业增长研究:基于动态外部性与经济转型视角[J];地理研究;2009年03期

2 薄文广;;外部性与产业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1期

3 韩德超;张建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科学;2008年06期

4 林秀丽;;地区专业化、产业集聚与省区工业产业发展[J];经济评论;2007年06期

5 肖文;樊文静;;产业关联下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基于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的研究[J];经济学家;2011年06期

6 曹宇;;地区专业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5期

7 谢品;李良智;赵立昌;;江西省制造业产业集聚、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3年06期

8 周师迅;;专业化分工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驱动效应[J];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06期

9 吴三忙;李善同;;专业化、多样化与产业增长关系——基于中国省级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08期

10 杨芬;刘刚;;地区专业化、多样化与中国省区产业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勇;;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6期

2 徐丽霞;田喜洲;;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长因素的SDA分析[J];西部论坛;2011年01期

3 丁焕峰;;珠三角城市制造业聚集与分工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8期

4 刘修岩;;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5 孙青芬;刘敏;;我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区域差异与发展阶段研究——基于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模型[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6 郁培丽;刘锐;;区域产业结构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2期

7 刘沁萍;田洪阵;杨永春;;基于GIS和遥感的中国城市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定量研究[J];地理科学;2012年06期

8 贺灿飞;潘峰华;;中国城市产业增长研究:基于动态外部性与经济转型视角[J];地理研究;2009年03期

9 陈彦光;;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对应关系研究[J];地理研究;2010年12期

10 尹贻梅;刘志高;刘卫东;;路径依赖理论及其地方经济发展隐喻[J];地理研究;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范剑勇;石灵云;;产业内集聚、关联产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基于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分析[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彭向;蒋传海;;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地区创新——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检验[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3期[C];2011年

3 孙玉涛;刘凤朝;杨玲;;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结构与优势——基于G7+BRICs的比较分析[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咏丽;跨国企业选址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晓宁;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王欣昱;外资外贸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唐晓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D];吉林大学;2011年

5 程文;基于模块化分工的产业组织演化及其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雄;产业集聚、空间分布与就业[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7 吕超;我国蔬菜主产地形成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杨梦泓;知识产权保护、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9 周敏李;集群式供应链成本核算与控制模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10 赵婷;产业集聚与地区生产率增进:理论分析及中国经验实证[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智凯;我国服务业集聚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董昕灵;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杨芬;金融业集聚及其辐射效应的实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丽琼;基于专业化与多样化视角的城市集聚经济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孟凡星;福建省工业集聚现状及经济效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敏;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影响因素与关联效应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王燕;杭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郭丽娟;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谭越文;大连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10 陶文玲;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君华;彭玉兰;;城市发展的路径选择:专业化还是多样化?[J];商业研究;2010年05期

2 丁辉侠;冯宗宪;;制度与非制度因素对中国服务业利用FDI的影响——一个区位优势分析视角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06期

3 仇保兴;;紧凑度和多样性——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J];城市规划;2006年11期

4 唐要家;竞争、所有权与中国工业经济效率[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5 苗长青;;中国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工业两位数数据上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6 徐圆;;中国工业地区专业化程度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3期

7 刘修岩;;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8 蒋媛媛;;中国地区专业化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1993—2007[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9 任晶;杨青山;;产业多样化与城市增长的理论及实证研究——以中国31个省会城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8年05期

10 贺灿飞;谢秀珍;;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省区专业化[J];地理学报;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芳;张文亦;;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残疾人就业促进[J];教学与研究;2008年03期

2 张亚斌;刘靓君;;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04期

3 熊珊;高岩;;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科技和产业;2009年04期

4 刘炜;;宝鸡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研究[J];才智;2011年18期

5 徐瑾;;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吸收FDI的资本形成效应分析[J];特区经济;2010年12期

6 顾乃华;;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及其区域边界——基于HLM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5期

7 ;慧创国际标志的含义和公司简介[J];上海商业;2006年11期

8 徐\阌,

本文编号:2193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193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d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