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服务外包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30 10:01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等条件的改善,使制造业外包逐步由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物质外包向服务外包发展。相对于物质外包,服务外包不但是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节能减排产业,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服务外包市场的巨大潜力,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中的一些中小型企业纷纷加入到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行列中,使得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大,竞争也日趋激烈。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预测,全球服务外包在未来的5-10年里还将以30%-40%的速度增长。本文在国内外服务外包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重点研究发展服务外包,特别是针对制造业发展的生产性服务外包,如何推进制造业产品价值链升级、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扩大高附加值的服务产品与工业制成品出口,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本文通过分析国际分工的发展过程,说明服务外包是国际分工细化的产物,并介绍了全球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在分析服务外包与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效应,贸易增长效应以及结构优化效应的基础上,说明了服务外包对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方向发展,优化结构的作用。同时,本文基于中国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Feenstra Hanson(1996)提出的外包计算公式,计算了中国23个制造业行业的服务外包率和物质外包率,并利用23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应用柯布-道格拉斯型生产函数的拓展形式,分析了服务外包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中国的服务外包低于物质外包,但服务外包的上升速度却大大超过了物质外包的增长,服务外包对制造业产出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远远大于物质外包。最后探讨了加快中国服务外包发展、促进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的政策建议。
【图文】:

研究综述,制造业发展,绪论,逻辑框架


务外包和制造业产业结构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探求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实证角度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最后据此提出促进中国服务外包发展和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本文的思路如下图1.1所示。图 1.1 论文思路本文的逻辑框架: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外包的定义、分类和成因,以及服务外包对制造业发展影响等相关研究综述。第二章

全球服务,单位,市场规模,外包


图 2.1 2001-2008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美国权威咨询公司 Gartner 的市场分析表明,2004 年全球信息技术外包(IT场规模是 1927 亿美元,约占全球服务外包的 2/3,占主导地位。全球业务流包(BPO)的市场规模是 1113 亿美元,约占全球服务外包的 1/3。2009 年,,信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的市场规模分别达到了 2603 亿美元和 17美元(见图 2.2),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 6.2%和 9.1%。由此可见,业务流程外BPO)的增长速度要大于信息技术外包(ITO)的增长速度。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719;F424;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佩玉;;香港制造业的地位及走势分析[J];当代港澳;1994年01期

2 覃正;季成;徐兴锋;兰天山;杨洋;丁晓超;;云计算、物联网背景下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政策研究[J];国际贸易;2011年07期

3 王晓红;;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地位及发展思路[J];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08期

4 金立山;;在扁平的世界里,打响“杭州外包”品牌——访杭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局长洪庆华[J];杭州(周刊);2011年05期

5 赵亚明;;我国企业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意义[J];工业设计;2011年05期

6 孙小林;;无锡试水企业“党务外包”[J];长三角;2010年08期

7 于光;;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J];企业研究;2011年14期

8 张叶;;智慧的外包[J];中国药店;2011年08期

9 苏永通;周楚;;党政事务外包:企业也能干“政事”?[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年10期

10 刘刚桥;师建华;李明;;佛山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实证研究[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曙;;21世纪制造业的发展趋势[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杨叔子;;信息时代和网络条件下的制造业发展及其前景[A];首届湖北科技论坛主体报告及专家建议书[C];2001年

3 路甬祥;;绿色、智能制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A];2010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主旨报告[C];2010年

4 崔焕金;曾蓓;李旗纲;;山东半岛制造业产业链高端攀升的理论与政策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5 邬贺铨;;信息化与制造业发展[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海涛;;基于信息化的制造业新型商业化模式探讨[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范道东;王玉明;施庆华;;增强企业能力提高云南机械制造业竞争实力[A];2002年十一省、区、市机械工程学术年会暨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黄鲁成;王彤;;北京制造业各行业综合竞争能力评价分析[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9 宋慧京;;打造中国品牌产品,实现大型养路机械制造业持续发展[A];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廉水;周勇;;中国制造业“新型化”状况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30个地区制造业评价研究[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伟莉 宋晓华;成本压力倒逼“在岸外包”提速[N];新华日报;2010年

2 记者 缪琴;高新区今年力争引进110家以上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N];成都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学琦;外包企业做强需向高端发展[N];中国电子报;2008年

4 张莉;杭州最大服务外包基地建成开张[N];大众科技报;2008年

5 杨丽娟;大连首开国内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标准化测评[N];辽宁日报;2008年

6 程歆邋海西;福州市出台《规划》扶持服务外包产业[N];国际商报;2008年

7 通讯员 钟益;2008西安—日本服务外包恳谈会在东京成功举办[N];西安日报;2008年

8 ;加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力度 积极助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N];无锡日报;2008年

9 ;海南省鼓励软件产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政策[N];海南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吴蔚;黑龙江推广区域外包品牌[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宸t];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吕延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承接和对外外包定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3 杨文芳;国际外包的承接对我国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吕新军;国际外包及其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唐玲;国际外包与生产率[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周松兰;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于明言;企业组织模式选择与出口和外包[D];南开大学;2010年

8 田红云;破坏性创新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构建[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韩建军;工程设计项目外包竞赛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10 袁开洪;中国制造业发展与劳动力质量优化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诚;服务外包承接国的经济环境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刘博文;江苏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齐晓玲;中国金融服务外包竞争力分析及应对策略[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4 史庆华;中印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比较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5 游丽娜;对服务外包的经济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朱芳谊;中印离岸服务外包的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孙龙虎;面向企业的广东省服务外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8 程叶青;中国承接欧美地区服务外包的模式与区位选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黄霞林;国际服务外包对于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10 胥艾;大连市服务外包竞争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45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645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8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