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全球服务业FDI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对策

发布时间:2020-10-26 21:55
   近年来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均快速上升。同时,服务业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随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及在外国直接投资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未来的世界市场的竞争也必然以服务业为核心。我国服务业整体水平低,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然处于瓶颈的地位,服务贸易进口远远大于出口。入世以来,随着我国在金融、通讯、旅游、教育和咨询等行业履行入世承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开放问题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焦点,外资企业在我国服务业市场上也拥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如何正确把握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从我国自身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出发,在服务业领域合理地利用外资,引导其更多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非常严峻而又紧迫的任务。 本文从服务业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决定因素及服务业FDI对东道国的经济效应入手,通过分析全球FDI的发展趋势及印度服务业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现状和加入WTO所做的承诺出发,对我国服务业如何利用外资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全文共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服务业FDI的相关理论综述,在分析总结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动因、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对服务业的适用性及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经济效应后提出,在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转移过程中,当地制造业的发展程度和产业集聚情况已经成为东道国一项重要的区位优势。 第二部分对全球服务业FDI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并指出,全球服务业FDI在规模、结构、方式及投资性质等方面出现了重要的转变,服务业出现与制造业协同转移的趋势。 第三部分着重考察了印度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现状、分析了服务业对外开放对印度服务业和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对外开放促进了印度服务业的发展,但由于制造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和制造业向印度转移的协同效应不强,使得印度服务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第四部分着重研究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现状、特点和趋势,分析我国服务业引进外资的有利条件和主要障碍,并指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集聚成为我国服务业引进外资的一个重要的区位优势。 第五部分对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政策进行了探讨,提出一方面要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国内服务业生产和消费的总体水平,增强我国利用服务业外资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实施以增强产业关联和形成产业集聚为特征的“第三代引资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业FDI的对我国经济的正效应,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质性改变。
【学位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F719;F831.6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服务业FDI 的理论分析
    (一) 服务贸易与服务业FDI 的概念
    (二) 服务业FDI 理论综述
二、全球服务业FDI 的发展趋势
    (一) 服务业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迅速上升
    (二) 跨国并购与非股权安排成为服务业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三)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日益集中于知识密集的生产性服务业
    (四) 服务业FDI 由市场寻求型逐渐向资源寻求型转变
    (五) 各国吸引服务业FDI 的政策日益宽松
    (六) 服务业出现与制造业协同转移的趋势
三、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国际比较:印度的案例
    (一) 印度服务业FDI 的发展情况
    (二) 印度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三) 启示
四、中国服务业吸引外资的现状、特点和趋势
    (一) 我国服务业的整体情况
    (二) 我国服务业吸引外资的现状
    (三) 我国服务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有利因素
    (四) 我国服务业吸引外资的制约因素
五、政策建议
    (一) 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能力
    (二) 提高服务业生产水平,增强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能力
    (三) 提高服务消费水平,为服务业吸引外资提供广阔的市场
    (四) 加强产业关联,增强服务业FDI 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参考资料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雷琪;基于内生成长的服务业跨国公司集体产权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2 王鹏;基于FDI的服务离岸化:决定因素与影响[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3 王红平;服务业FDI流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4 段岩秀;开放条件下我国服务业利用FDI的对策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9年

5 张晓云;服务业国际转移下的中国服务业增长[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7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857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b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