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本土化的发展瓶颈探析
发布时间:2021-12-21 19:46
文章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分析了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本土化受挫的原因。经办业务复杂、风险较多、政府角色的缺位消解了金融机构参与"以房养老"的动力;传统的家庭观念、消费观念阻碍了老人对"以房养老"的认知,而参与资格限制导致了"以房养老"只能作为"小众产品"。现阶段,中国的"以房养老"只能作为养老体系的补充,推广过程应注重渐进发展。政府需要参与其中,通过适时设定遗产税、宣传推广、完善法律法规、稳定市场、推行税费优惠政策等为"以房养老"推广创造友好的外部环境。
【文章来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30(0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以房养老”的理论依据、特征
三、供方看“以房养老”遇冷
(一)流程复杂制约了“以房养老”的实践
(二)各类风险消解了机构参与的动力
1. 老人的道德风险
2. 宏观层面政策风险与法律风险
3. 市场中房地产风险与利率波动
四、从需方看“以房养老”遇冷
(一)传统家庭观念下遗产动机与代际关系阻碍了“以房养老”的推行
(二)保守的消费观念制约了超前消费
(三)参与资格限制
五、政府角色缺位导致试点工作停滞不前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房养老”保险国内外经验借鉴[J]. 杨迪,张妍,张涵.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14)
[2]政策过程理论视角下“以房养老”推行困境的原因分析[J]. 马征.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8(03)
[3]以房养老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有序Logistic模型[J]. 石振武,袁甜甜. 调研世界. 2016(07)
[4]居家老年人“以房养老”意愿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瞿小敏. 老龄科学研究. 2015(01)
[5]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国外经验、风险因素及发展展望[J]. 胡继晔. 老龄科学研究. 2014(11)
[6]我国以房养老可行性的博弈分析[J]. 王华强,周中林. 学术论坛. 2014(10)
[7]“长寿风险”对以房养老模式的影响研究——一个博弈分析[J]. 曹强,虞文美,张宇. 北京社会科学. 2014(09)
[8]以房养老:理念、模式和经验[J]. 刘杰锋,朱沙,曾胜. 西部论坛. 2014(03)
[9]城市老人住房状况及其满意度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J]. 丁志宏,姜向群. 北京社会科学. 2014(01)
[10]我国“以房养老”发展瓶颈及其模式选择[J]. 陈鹏军. 经济纵横. 2013(10)
本文编号:3545070
【文章来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30(0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以房养老”的理论依据、特征
三、供方看“以房养老”遇冷
(一)流程复杂制约了“以房养老”的实践
(二)各类风险消解了机构参与的动力
1. 老人的道德风险
2. 宏观层面政策风险与法律风险
3. 市场中房地产风险与利率波动
四、从需方看“以房养老”遇冷
(一)传统家庭观念下遗产动机与代际关系阻碍了“以房养老”的推行
(二)保守的消费观念制约了超前消费
(三)参与资格限制
五、政府角色缺位导致试点工作停滞不前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房养老”保险国内外经验借鉴[J]. 杨迪,张妍,张涵.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14)
[2]政策过程理论视角下“以房养老”推行困境的原因分析[J]. 马征.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8(03)
[3]以房养老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有序Logistic模型[J]. 石振武,袁甜甜. 调研世界. 2016(07)
[4]居家老年人“以房养老”意愿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瞿小敏. 老龄科学研究. 2015(01)
[5]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国外经验、风险因素及发展展望[J]. 胡继晔. 老龄科学研究. 2014(11)
[6]我国以房养老可行性的博弈分析[J]. 王华强,周中林. 学术论坛. 2014(10)
[7]“长寿风险”对以房养老模式的影响研究——一个博弈分析[J]. 曹强,虞文美,张宇. 北京社会科学. 2014(09)
[8]以房养老:理念、模式和经验[J]. 刘杰锋,朱沙,曾胜. 西部论坛. 2014(03)
[9]城市老人住房状况及其满意度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J]. 丁志宏,姜向群. 北京社会科学. 2014(01)
[10]我国“以房养老”发展瓶颈及其模式选择[J]. 陈鹏军. 经济纵横. 2013(10)
本文编号:3545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3545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