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等城市服务业发展及其影响机制
本文关键词:我国中等城市服务业发展及其影响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中等城市 服务业 影响机制 制造业 城市等级
【摘要】:在服务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中等城市开始积极发展服务业,一些沿海省份中等城市的服务业比重已超过40%,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然而由于缺乏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指导,一些中等城市在发展服务业的过程中,出现产业发展不协调、城市产业同质化化等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没有选择与本地发展条件相适应的服务业产业。为解决上述问题,探索适合中等城市的服务业发展模式,本文将已有产业和城市等级分别作为城市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典型代表,从产业层面和城市等级层面两个角度探讨中等城市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机制,以期能够为中等城市的服务业发展提供指导。首先,文章从总体水平和大型服务业企业两方面分析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内部结构、500强企业分布情况和服务业范围等特征,发现依托于制造业的消费性服务业较其他类型的服务业发展好。其次,基于“互动论”探讨制造业与服务业间的关联,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制造业对中等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制造业规模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程度对珠三角中等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作用较突出,而制造业集聚程度的影响尚未凸显。再次,基于“城市等级理论”,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探讨了中等城市服务业发展与外围城市的关联,以珠三角为例,中等城市服务业的发展与外围城市所处的城市等级密切相关。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对中等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机制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等城市 服务业 影响机制 制造业 城市等级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1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8-10
- 1.2 研究方案设计10-14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14-25
- 2.1 相关概念14-17
- 2.2 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联动研究17-21
- 2.3 城市等级与服务业发展研究21-23
- 2.4 文献述评23-25
- 第三章 中等城市服务业发展特征—以沿海省份为例25-33
- 3.1 服务业发展总体情况25-28
- 3.2 服务业企业500强的特征分析28-31
- 3.3 本章小结31-33
- 第四章 制造业与中等城市服务业发展—以珠三角为例33-44
- 4.1 基于理论的影响机制34-35
- 4.2 制造业对中等城市服务业的影响分析35-39
- 4.3 制造业对服务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39-42
- 4.4 本章小结42-44
- 第五章 外围城市与中等城市服务业发展—以珠三角为例44-52
- 5.1 各等级城市服务业发展概况44-45
- 5.2 服务业发展的ESDA分析45-51
- 5.3 本章小结51-52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52-55
- 6.1 主要结论和建议52-53
-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53-55
- 参考文献55-58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58-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德旭;姚战琪;程蛟;;中国服务业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9年08期
2 魏守华;韩晨霞;;城市等级与服务业发展——基于份额偏离分析法[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3 王言荣,刘洁;中国城市科教职能等级划分及空间分布研究[J];地理科学;2001年02期
4 武前波;宁越敏;;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区位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10年02期
5 钟韵;闫小培;林彰平;;高等级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输出空间特征——基于广州商务服务企业行为的探讨[J];地理研究;2010年12期
6 周一星,,孙则昕;再论中国城市的职能分类[J];地理研究;1997年01期
7 孙晓琴;吕冠超;;广东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研究——兼论与江苏省的比较[J];广东科技;2011年15期
8 朱翊敏,钟庆才;广东省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贡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2期
9 陈建军;陈国亮;黄洁;;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10 张月友;;中国的“产业互促悖论”——基于国内关联与总关联分离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永亮;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646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646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