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北极通道开发与中国石油进口通道格局变化

发布时间:2017-10-24 11:05

  本文关键词:北极通道开发与中国石油进口通道格局变化


  更多相关文章: 北极 北极通道 中国 石油 格局 进口


【摘要】:稳定的能源供应是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中国对石油需求量的大幅提升,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也在持续上升,石油进口通道的安全及格局问题便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现阶段有关新的北极石油战略通道对现有中国石油进口通道格局影响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在分析总结中国石油进口通道格局现状和北极通道开发趋势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结合适当的定性分析,对北极通道的吸引力进行探讨,得到北极通道影响下中国石油进口通道格局的变化趋势,即北极通道将成为中国石油进口通道之一,并分担7.06%的石油进口运输量。由此提出的面向北极通道中国应采取的相关战略措施,有利于中国尽早适应石油进口通道格局的发展变化,确保未来石油的安全供应。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关键词】北极 北极通道 中国 石油 格局 进口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7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17416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3132014314)
【分类号】:F426.22
【正文快照】: 1引言石油作为推动工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其充足的供应对于确保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了能源的大幅消耗,石油需求快速上升,1993年中国从石油净出口国转变为石油净进口国[1],2012年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桂瑛;;中国石油进口海运路径安全的思考[J];东南亚纵横;2007年08期

2 田春荣;2004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05年03期

3 田春荣;;2009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0年03期

4 田春荣;;2012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出口状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3年03期

5 檀有志;;西亚北非地区动荡与中国能源安全探析[J];国际安全研究;2013年05期

6 白春江;李志华;杨佐昌;;北极航线探讨[J];航海技术;2009年05期

7 李振福;;中国北极航线战略的SWOT动态分析[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8 王芳;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异同比较及应用[J];统计教育;2003年05期

9 李岩;王礼茂;;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石油进口运输安全[J];资源科学;2008年12期

10 何一鸣;周灿;;北极开发对世界原油海运格局的冲击——基于区位理论和主要原油进出口地的动态分析[J];资源科学;2013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祺;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华详;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付飞;李异;张健;;高龄老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3 张洪波;徐苏宁;;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城市实现的规划途径[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4 顾文炯;用因子分析法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评价[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崔木花;;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以安徽能源循环经济规划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汪少波;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黄晓霓;;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王守敬;;对我国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几点思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孟祥健;;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郑家欢;吴志祥;;安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建一;;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常慧娟;;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节能高效、减排低碳与责任和快速工业化及经济腾飞[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李毅;;民营房地产业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1(2003)[C];2004年

5 王娜;邱琦;;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推广与普及[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6 唐海龙;徐玉新;蒋高明;刘沙沙;张Pr;钟世霞;;化肥减施及秸秆过腹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弘毅生态农场为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7 郭雪松;邹娟;梁瀚文;刘俊新;;苕溪流域典型村落水污染特征调查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8 黄璜;;“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汪清蓉;;城市旅游业能耗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方法及深圳市实证分析[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李怀;韩瑞;;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扣除额标准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董国强;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林;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8 罗力;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耀鹏;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闫俊;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晓辉;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闫恒超;棉花纤维发育伸长期和次生壁加厚期数字表达谱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旭;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鹏;煤粉永磁强磁滤器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谭啸;湘中南地区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史玉岩;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的技术措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商鹏鹏;我国个人破产制度之配套制度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瞿逸;我国经济转轨期民工荒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永凯;;北京市产业结构高度化研究[J];北方经济;2006年02期

2 朱成章;;把提高能源效率落到实处[J];节能与环保;2006年04期

3 郭晓立;;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合作体系的构建及障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王楠;;对当前我国石油安全的评价和建议[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5 魏巍贤;陈智文;王建军;;三状态马尔柯夫机制转换模型研究——在世界油价波动分析中的应用[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6 袁绍华;中国原油运输市场观潮[J];中国储运;2004年03期

7 许统生,黄彦;我国外贸依存度分析[J];当代财经;2003年04期

8 马桂瑛;;中国石油进口海运路径安全的思考[J];东南亚纵横;2007年08期

9 侯建卫;;中国石油对外贸易发展的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2006年01期

10 徐晓慧;;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建纲;[N];经济日报;2002年

2 张春宇;[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桂英;中国石油环境分析和石油安全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2 张丽峰;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及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王晶;中国石油安全的经济学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李凌峰;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预警管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5 杭雷鸣;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张磊;中国石油安全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邵维中;西方工业区位理论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库丽曼;中国石油供应安全战略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3 崔宁;国际石油价格高涨趋势下的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孙晓芳;完善我国石油安全体系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5 刘晶;中国石油安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咬成;;冷战后时期中国石油进口状态分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许炳娜;;浅谈国际石油定价与中国石油进口[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15期

3 CFP;;中国石油进口展望[J];中国石油石化;2013年13期

4 艾德·克鲁克斯;李静;;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净进口国[J];重庆与世界;2013年11期

5 朱金生,杨维梁;中国石油进口博弈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年14期

6 李秀荣,李娜;中国石油进口“越贵越买”的尴尬[J];党政干部学刊;2005年05期

7 李昕;殷建平;;中国石油进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07年07期

8 郝赢赢;贾建华;;谈中国石油进口定价权缺失及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16期

9 陆江;张艾妮;;小议中国石油进口安全问题[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年19期

10 邵yN雯;;中国石油进口贸易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建议[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予;中国石油进口多元化政策进展顺利[N];国际商报;2003年

2 记者 冰岛;中国石油进口再添变数[N];国际商报;2003年

3 谭浩俊;“中国石油进口超美国”原因何在[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4 庞立宴;2007年中国石油进口预期增长7.3%[N];中国贸易报;2007年

5 张毅邋张舵;上半年中国石油进口近亿吨[N];人民日报;2007年

6 龚雯;中国石油进口无碍全球油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7 记者 赵剑春;中国石油进口柴油相继到岸[N];中国石油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王晓;伊内乱会否影响中国石油进口[N];国际商报;2014年

9 张文言;中国石油进口贸易趋向多元化[N];中国石油报;2007年

10 一木;走市场多元化之路[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文华;世界石油供求变动对中国石油进口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梁勇;中国石油进口价格风险预警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次亚楠;中国石油进口安全战略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王丽楠;中国石油进口三个主要来源地的风险比较[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林艳;中国石油进口贸易的运输安全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4 孙淑鹏;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石油进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5 冯晓华;基于AHP和灰色关联分析的中国石油进口供应链风险评价及战略对策选择[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汪艳;中国石油进口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88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088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e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