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若干问题探讨
本文关键词: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若干问题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国防工业是保障国家军事力量及军事优势的重要科技和工业基础,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和带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原动力,是加快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最重要领域。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当今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日益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国防工业走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发展道路,有助于扩大自主创新的社会基础,增强自主创新发展后劲,提高自主创新效率效益。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的实现,主要是基于科技扩散集成效应、优势叠加倍增效应和共享协同互动效应。为更好地推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需加强军民融合式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等制度建设。
【作者单位】: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国防工业 军民融合 自主创新 内在动因 实现机理 制度建设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JY077)
【分类号】:F426.48;E25
【正文快照】: 0引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防工业代表着国家整体的科技水平与工业水平,是带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原动力,是军民融合发展的最重要领域。推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可提升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促进军民融合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国防科工委 发展改革委 国资委关于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文告;2007年07期
2 艾亚;;做强科技金融才能助推科技成果转化[J];国际融资;2013年10期
3 徐建中;李亚平;姜树凯;;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9期
4 李金生;;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生演化模型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杜人淮;;论邓小平的国防工业改革发展路线图[J];军事历史研究;2014年04期
6 杜人淮;;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助推新型城镇化:现实需求、内在机理和战略举措[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7 李太淼;肖天乐;;科技人员自主创新内生机制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杜人淮;;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法治保障[J];国防科技工业;2015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N];人民日报;2014年
2 记者 曹智 李宣良;[N];人民日报;2015年
3 ;[N];人民日报;201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生;李晏墅;;高技术企业原始创新风险传递效应模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1期
2 卢志米;;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探析地方高校学生利益诉求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10期
3 饶志明;;基于知识增长的企业竞争力演化模式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张建升;胡秀忠;;中国省域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J];经济与管理;2012年04期
5 童菲;张克磊;王守文;;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机理[J];科技与经济;2013年04期
6 范炳健;谭立忠;贾晨阳;崔云霞;赵军;;国防科技工业创新机制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20期
7 王核成;杨波;陈影;;三种创新策略选择下的集群企业行为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8 严剑峰;包斐;;军民融合型国家科技创新系统体系构成与运行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22期
9 杜人淮;;国防工业全要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及其实现机制[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10 杜人淮;曹超;;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论述[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巍;基于信息化水平的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能力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2 梁宇;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3 元修成;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翠芳;;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理念、制度和人才分析[J];国防技术基础;2006年04期
2 李金生;李晏墅;周燕;;基于技术创新演进的高技术企业内生文化模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5期
3 易余胤,盛昭瀚,肖条军;企业自主创新、模仿创新行为与市场结构的演化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4 江小涓;理解科技全球化——资源重组、优势集成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J];管理世界;2004年06期
5 张维迎;周黎安;顾全林;;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及其影响因素:分位回归模型的一个应用[J];管理世界;2005年10期
6 王步芳;新经济与高科技企业创新[J];经济工作导刊;2001年20期
7 欧光军;李永周;;高技术企业集群产品创新知识集成实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0期
8 胡萍;;自主创新的内涵和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提升途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年01期
9 龙勇;常青华;;高技术创业企业创新类型、融资方式与市场策略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01期
10 高山行;徐新;;企业自主创新五个视角的研究现状及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应力;;深圳自主创新的实践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周晓红;;论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郭洪波;;论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法律环境建设[J];财会月刊;2009年36期
4 周蕊;;中国山寨经济的成因及发展分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5 康民;;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在科学发展和自主创新中[J];兵团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6 叶帆;;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宏观举措[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7 苏玉娟;;自明清以来我国自主创新的系统论分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8 陆怡;刘正;;我国实施创新国际化战略的若干思考[J];行政与法;2011年05期
9 蹇勇;何礼果;宋寒亮;;论行业协会在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及立法完善[J];河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马芳;;青海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法制保障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春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卓越计划”人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人文社科与教育学分册)[C];2014年
2 赵桂香;;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积极应对市场严峻挑战[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3 朱双毅;;推进自主创新 加快增长方式转变[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4 李作奎;;自主创新是机车制造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A];创新装备技术 给力地方经济——第三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戴桂麟;高耀松;张娟;徐美娜;;充分发挥外资企业在上海自主创新中的积极作用研究[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6 彭艳;;中药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曾义芳;孙志忠;刘志文;陈正捷;刘培志;;信号处理技术产业化的前景[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小敏;西安高新区的自主创新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2 欧婵雪;我国汽车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若干问题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415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