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青海省绿色矿业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30 12:03

  本文关键词:青海省绿色矿业发展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青海是西藏、新疆地区联接内地的纽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也是我国西北部的生态安全屏障,青海的特色矿产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障。围绕青海省"十二五"矿业发展总体规划,运用SWOT模型对青海发展绿色矿业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提出创建绿色勘查与开发体系,以示范工程带动循环经济发展,综合利用科学技术协同创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绿色矿业建设等策略。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国土资源与高新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关键词】绿色矿业 发展策略 SWOT分析 青海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3033031)
【分类号】:F426.1
【正文快照】: 青海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种类较为齐全;石油、天然气、钾盐、煤、铁、铜、铅、锌、钼、钴、金等找矿潜力巨大,盐湖类矿产资源(钾、镁、钠、锂、锶、硼等)储量较大,石油、天然气、焦煤、石棉及有色金属(铜、铅、锌、镁等)已逐步成为国家的重要供应基地[1],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寿嘉华;走绿色矿业之路——西部大开发矿产资源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地质;2000年12期

2 张海峰;刘峰贵;王小梅;;柴达木盆地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9期

3 姚华军;;未来全球矿业形势展望[J];资源导刊;2014年01期

4 苏海红;丁忠兵;;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青海打造向西开放型经济升级版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5 袁卫民;;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思路研究——以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例[J];企业经济;2013年06期

6 ;国务院决定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J];西部资源;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童彤;[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2 记者 湘君;[N];青海日报;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灵通;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及其可持续发展探讨[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年04期

2 尹德涛,南忠仁,金成洙;矿区生态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地理科学;2004年02期

3 陈刚;;绿色矿业下新疆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创新[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Z1期

4 刘晓平;;柴达木地区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评价分析[J];当代经济;2015年23期

5 彭俊英;郝俊武;祝国柱;;实现绿色矿业的途径探讨[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9年02期

6 马培华;;科学开发我国的盐湖资源[J];化学进展;2009年11期

7 黄敬军;;论绿色矿山的建设[J];金属矿山;2009年04期

8 薛美琴;田君;;青海省产业结构合理性评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汪云甲;数字矿山与矿区资源绿色开发[J];科技导报;2004年06期

10 范静;;大力发展“三棵树” 促进民族地区农民增收[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1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咏梅;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2 王淑玲;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优势综合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王仲t@;黑龙江省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4 时永明;基于循环经济的黑龙江省黑河市矿产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初守恒;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创新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6 刘同德;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林小艳;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8 吴庭祥;青海矿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郝雅琦;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与模式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鹏;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景春利;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葛晓芳;我国矿产资源企业跨国经营进入战略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07年

4 王小虹;陕北地区利用矿产资源优势的地方政策制定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张军锋;煤矿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杨振辉;金矿企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法与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7 胡晓西;淮南市煤炭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陈红明;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刘旭;绿色矿山建设的社区和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赵榆;彭水县桑柘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程利云;;对以建设工业园区为依托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6年05期

2 耿明英;罗时凡;;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风险及防范[J];改革与战略;2006年09期

3 袁卫民;杜广巍;李忠;;柴达木地区循环型工业发展思路研究[J];青海环境;2006年04期

4 汪绍铭;青海柴达木盆地气候生态资源特点和农业开发[J];生态学杂志;1990年03期

5 冀康平;;柴达木资源开发中“废料”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分析[J];盐湖研究;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焱;铜川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春辉;;整合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矿业[J];当代贵州;2008年22期

2 刘法宪;贾朝蓉;;生态文明期盼绿色矿业[J];中国矿业;2008年07期

3 李立;;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发展绿色矿业经济战略研究[J];特区经济;2009年11期

4 李海清;;绿色矿业之路[J];环境;2010年09期

5 曹献珍;;国外绿色矿业建设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1年Z1期

6 潘冬阳;;我国绿色矿业的评价思路探讨[J];资源与产业;2012年06期

7 唐懿;;建设美丽中国 唱响绿色矿业[J];矿业装备;2012年12期

8 张丽君;胡荣波;;芬兰成为世界绿色矿业的倡导者[J];国土资源情报;2013年04期

9 高小源;;西藏绿色矿业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经贸导刊;2013年14期

10 朱训;;关于发展绿色矿业的几个问题[J];中国矿业;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长颖;王志刚;;保护环境 发展绿色矿业[A];中国采选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C];2012年

2 徐焘;;数字制绿色矿业程序初探[A];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下册)[C];2010年

3 古志宏;;绿色矿业——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4 刘玉强;;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是中国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A];第六届中国水泥矿山年会暨水泥矿山产业延伸节能减排技术论坛会议文集[C];2012年

5 刘玉强;;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是中国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A];第九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暨矿山技术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2年

6 钱鸣高;缪协兴;许家林;;资源与环境协调(绿色)开采[A];第六次全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大会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朱建军 刘金R

本文编号:501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501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4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