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区农业金融政策推广状况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4 18:16
本文关键词:南沙区农业金融政策推广状况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农业 政策性 金融发展 南沙区 农业金融政策 金融机构
【摘要】:本文研究对象广州市南沙区位于珠三角经济区的核心位置,是广州市内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和自贸区,更是广州作为农业金融发展的重点区域。南沙区已经在日常发展过程中,逐步落实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并获取了相对良好的发展效果,但由于主客观因素限制,当地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问题仍然较为严峻。后续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把金融支农作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新增长点,找准定位、学习借鉴,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建设现代农业的金融需求和政策建议,推动出台促进金融支农的政策措施,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本文借助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受众群体、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满意度、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稳定性三个方面去分析南沙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现状和归纳出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特征。针对广州南沙区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困境及原因,指出当下发展过程中,广州市南沙区农业金融发展主要面临(1)政府财务输出少;(2)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雷同;(3)个体农户与金融机构联系受限以及农户欠缺金融法律常识等。主要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1)南沙区政府机构的财务分配不均;(2)金融机构的整体流程不够规范;(3)政府政策的跟进力度有待提升;(4)配套法律法规更新及时性较弱。针对南沙区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特有状况,提出相应的综合对策,主要包括:政府方面:(1)加强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财务管理;(2)构建金融发展的网络平台;(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4)转换金融机构服务观念;(5)建立金融服务体系;农业企业方面:(1)积极响应市场发展;(2)形成独具特色的个体企业建设模式;个体农户方面:(1)加强与社会机构的联系度;(2)加强金融投资的培训工作。
【关键词】:农业 政策性 金融发展 南沙区 农业金融政策 金融机构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3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文献综述8-13
- 1.1 农业金融政策相关理论8-10
- 1.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历程10-12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3
- 1.4 技术路线13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3-15
- 2.1 研究对象13-14
- 2.2 调查方法14-15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15
- 3 结果15-26
- 3.1 广州南沙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现状15-19
- 3.1.1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受众群体15-16
- 3.1.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满意度16-17
- 3.1.3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稳定性17-19
- 3.2 南沙区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现状特征19-21
- 3.2.1 金融流程具备可调节性19-20
- 3.2.2 金融机构的地位身份呈现辅助性20
- 3.2.3 政府对政策性金融发展呈倡导性20-21
- 3.3 南沙区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21-24
- 3.3.1 政府部门的财务输出相对较少21-22
- 3.3.2 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雷同22-23
- 3.3.3 主体农户与金融机构联系受限23
- 3.3.4 主体农户忽视政策性金融的法律23-24
- 3.4 限制南沙区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原因分析24-26
- 3.4.1 南沙区政府机构的财务分配不均24
- 3.4.2 金融机构的整体流程不够规范24-25
- 3.4.3 政府政策的跟进力度有待提升25-26
- 3.4.4 配套法律法规更新及时性较弱26
- 4 讨论与结论26-35
- 4.1 讨论26-34
- 4.1.1 加强政府对农业产业的金融政策27-28
- 4.1.2 构建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网络平台28
- 4.1.3 建立健全农业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28-29
- 4.1.4 转换金融服务观念29-30
- 4.1.5 建立金融服务体系30-31
- 4.1.6 积极响应农业政策性金融市场发展31-32
- 4.1.7 形成独具特色的个体企业建设模式32
- 4.1.8 推进主体农户个体与社会机构的联系度32-33
- 4.1.9 强化主体农户政策性金融投资的培训工作33-34
- 4.2 结论34-35
- 致谢35-36
- 参考文献36-39
- 附录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雯丽;沈贵银;曹慧;徐雪高;王慧敏;;“十三五”时期我国重要农产品消费趋势、影响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16年03期
2 邸占利;;新时期我国涉农财政政策的实践与思考[J];新经济;2016年03期
3 黄东升;;新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知识经济;2016年02期
4 刘宁;吴卫成;朱富云;戚行江;;新时期畅通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渠道的模式和策略[J];农业科技管理;2015年05期
5 许天瑶;耿贵胜;吕黄珍;;关于新时期我国农机工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J];农机市场;2015年10期
6 杨军;董婉璐;王晓兵;;美国农业发展战略及其启示[J];农业展望;2015年02期
7 杨秀玉;刘平方;韩笑;;日本“农业承担主体”的变迁与农业经营的新展开[J];农业经济;2014年10期
8 张富民;;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2014年16期
9 闫雯;李云飞;;新时期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年04期
10 罗曼;修竣强;;新时期财政支持“三农”发展的对策建议[J];中国财政;2014年13期
,本文编号:1089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089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