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金融的供求与均衡——基于双重二元结构约束与一体化金融制度安排
本文关键词:西部农村金融的供求与均衡——基于双重二元结构约束与一体化金融制度安排 出处:《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双重二元结构 一体化金融制度安排 西部农村金融 金融供求均衡
【摘要】:长期的赶超战略使中国形成了城乡和东西叠加的双重二元结构与城乡一体化的金融制度安排。模型分析表明,市场存在结构化差异的前提下,允许金融资源自由流动和实行一体化金融制度安排将导致弱小市场金融资源流出和金融供求失衡,2000-2009年西北五省区农村贷款的供求现状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因此,现阶段要扩大西部农村金融的供给,实现西部农村金融供求均衡,不仅需要设置金融资源的流出壁垒,还需要采取差别的金融制度安排。
[Abstract]:The long-term strategy of catching up and overtaking makes China form a dual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a comb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e financial system arrangement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he mode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e are struc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market. Allowing the free flow of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implementing integrated financi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will lead to the outflow of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the imbalance between financial supply and demand in weak market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loan supply and demand in the five provinces of Northwest China from 2000 to 2009 further verifies this conclus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xpand the supply of rural finance in western China at this stage and realize the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rural finance in western China. It is necessary not only to set up barriers to the outflow of financial resources, but also to adopt different financi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JY098) 西安交通大学创新基金项目
【分类号】:F832.1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金融制度一直是将全国作为一个统一市场安排的,金融体制也统一朝着商业化方向改革,金融产品和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趋同化倾向明显,说明此阶段我国在金融制度安排上具有明显的一体化特征。同时,我国幅员辽阔,且经济发展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慎;张俊;邓旭萍;;双重二元结构下化解西部农村融资难的对策——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1期
2 李亮;东西部金融二元结构的形成机理及化解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5年03期
3 杨海燕;;我国区域金融结构非均衡性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年03期
4 徐璋勇;郭梅亮;;转型时期农村非正规金融生成逻辑的理论分析——兼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现象的解释[J];经济学家;2008年05期
5 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6 周业安;金融抑制对中国企业融资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02期
7 陈成忠;赵晓春;;二元金融格局下的县域信贷弱化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06年01期
8 杜朝运;制度变迁背景下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03期
9 周天芸;李杰;;农户借贷行为与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5年11期
10 张杰;尚长风;;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与制度的二元分离与融合:经济发展视角的一个解释[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咏梅;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李明桥;于岚;;论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完善农村正规金融的可行性——基于制度和功能的视角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3 柳江;;信息不对称、贷款偏好与中小企业融资难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1期
4 谭小平;;我国上市公司短期债务融资偏好的制度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崔学刚;杨艳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与资本结构选择研究——基于中小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张华,鄢华;企业股权集中度的决定因素[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林剑;;社会网络在创业融资中的作用机制——基于上海新创企业的经验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林剑;;社会网络在创业融资中的作用机制——基于上海新创企业的经验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李伟明,张永生;对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4年02期
10 李文强;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评述[J];商业研究;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晓红;;渐进改革中的利率制度安排与变迁[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明贤;文春晖;;我国融资制度创新的障碍分析及绩效改进[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朱善利;朱启兵;唐正清;;股权结构、治理模式与公司业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的经营管理”经营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许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若干问题[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赵建;黄少安;;土地产权、土地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郭梅亮;徐璋勇;;转型时期农村非正规金融生成逻辑的理论分析:一个比较的视角——兼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现象的解释[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闫绪奇;高雨;张惠梓;白鸽;;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的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8 钟田丽;贾秋莹;蒋永敏;;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符刚;邓怡;;中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来自深沪两市43家公司的经验数据[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钟玮;杨天化;;资本结构、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基于我国银行类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冰然;非正式制度,社会资本与契约选择[D];南开大学;2010年
2 殷志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行机制和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汤志强;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相关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周军民;中国国债风险与绩效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5 窦晴身;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尹俊峰;中国证券市场供求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7 杨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金融创新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杨迈军;中国证券市场若干重要关系的辩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彭q.q,
本文编号:14052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405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