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贷技术特质性与银行信贷业务边界研究
本文选题:小微企业融资 切入点:银行行为偏好 出处:《武汉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摘要】: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主要表现为在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银行体系中,大银行在小微融资市场中的不作为和小微金融机构的缺失。该现象除了引发学术界对大银行社会责任承担的思考外,更多的是基于经济学视角对不同规模银行行为偏好进而信贷业务市场边界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然而,近些年来在竞争,特别是监管环境下,大型商业银行开始向小微信贷市场倾斜,特别是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部分商业银行在小微金融领域的创新得到市场的肯定。由此,银行行为偏好的前后改变引起学术界对银行业务市场“兼容”问题的反思:是什么原因最初让大型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不理不睬”?而又是什么原因让大银行对小微企业重新重视?小微金融机构存在的经济学意义是什么,该如何定位?本文首先基于研究范式以及研究思路的演进,对微金融的研究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该领域的前沿研究进行了追踪,为相关研究提供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其次,本文借鉴了Hauswald和Marquze (2000)的“信息距离”模型中关于信息识别的思想,为银行信贷行为偏好分析进而信贷业务市场边界的形成机制进行数理建模,试图为小微融资理论中的银行市场结构错配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并对相关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而为了解释在竞争和监管环境下,大型商业银行在小微融资业务中行为偏好改变的经济学实质,本文通过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的小微信贷行为基于贷款技术实证和功能观视角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相关政策建议。根据以上分析思路,全文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第一个问题,小微企业贷款难的根本性问题是什么?这是微金融理论研究的首要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前提基础。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问题的提出和经济学解释基于研究范式以及思路的演进,对微金融的研究发展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系统梳理,力图构建一个较完整的微金融分析框架。通过文献的归纳及解读,在基本观点上本文认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特点与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不匹配。即信贷市场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歧视”实质上是大银行交易型贷款技术对小微企业软信息“不兼容”的问题在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银行体系中的表现形式。小微金融机构的缺失是小微信贷供给过少的基本原因。而在研究范式上,早期微金融理论研究的特点是从“机构观”的视角出发,以关系型贷款技术对软信息处理的比较优势为主要内容建立关系型融资理论,再以不同规模金融机构对关系型贷款技术的应用效率为目标构建“小银行优势假说”,从而得出相应结论。而针对近期竞争环境下银行信贷行为的变化,相关研究则从“功能观”视角出发,视关系型贷款的存在为给定,讨论与关系型贷款功能相适应的承担机构的特质性和环境变化下的“软”、“硬”信息界定的交集区的弹性,对“软”、“硬”信息技术处理优势的可变性以及对传统业务边界移动的影响。这类研究强调,竞争会使得“交易型”与“关系型”这两类贷款以及银行市场结构的边界发生移动,但其各自基本的功能承担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第二个问题,银行行为偏好的决策机制及银行业务市场边界的形成机制是什么?小微企业融资难其实质是银行行为选择的结果,表现为银行信贷业务市场边界的划分。本文对贷款技术自然禀赋下的银行行为偏好进而业务边界规律构建了数理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拥有不同的贷款技术优势对银行的信贷偏好和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内在的逻辑和原因在于采用不同的贷款技术会造成银行对具有不同信息特征的企业项目的评估准确性上形成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将通过影响不同业务的预期收益,从而形成不同银行在各自不同的市场边界上的竞争优势。而在盈亏平衡约束下,银行将根据预期收益的不同形成各自的业务市场边界。 同时,针对近期在竞争及监管环境下大型商业银行,特别是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部分大银行在小微融资领域行为偏好的改变,本文通过调研及案例分析认为:基于功能观视角来看,部分大型商业银行采取信息收集与风险管理“两头外包“等做法说明了其运行机制对小微融资的不兼容;而民生银行的“双核”运行机制只是为交易型贷款技术的“软化”提供了运行基础,从而提高了交易型贷款技术在小微融资中的适用性,导致银行业务边界的移动。但这种变化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关系型融资在软信息处理中的比较优势,小微金融机构依然是小微企业融资功能的最优承担者。 第三个问题,地方政府及监管部门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问题是我国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主的银行体系与融资需求市场的不匹配的结果。因此,我国监管部门应该通过采取优化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措施来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首先,需要扶持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在经营关系型贷款中具有比较优势,其业务市场边界能够覆盖大型商业银行在小微融资中的空白区域。从而优化了我国间接融资体系。其次,弱化地方政府将城商行做大的政绩冲动。城商行一味向着做大做强的目标冲动将恶化地方小企业及地方经济的融资环境,形成金融虹吸现象。强化城商行对地方企业的支持将改善地区融资环境。最后,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优化必须有相应完善的监管体系。微金融机构的运行特点需要监管部门采取差异化监管方式,以保证微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4;F27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冰;;政府必须恪守市场边界[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24期
2 田青;;市场边界扩展的动力:自利还是利他?[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7年01期
3 鲍新仁;孙明贵;;企业市场边界的管理学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07年11期
4 李云海;;企业品牌的市场边界分析[J];商业时代;2009年35期
5 赵晓;;市场边界的扩展:自利还是利他?[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7年01期
6 赵晓;;自利还是利他?[J];中外管理;2007年01期
7 钱颖一;;重新定位政府与市场边界[J];今日国土;2009年03期
8 刘凤军;;品牌:市场边界与竞争制高点[J];经济管理;2001年06期
9 孙利;兰绍清;;市场边界的策略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尹莉;臧旭恒;;消费需求升级、产消者与市场边界[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斌;频繁逾越市场边界政府当反思[N];证券时报;2012年
2 浙江大学暨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 杨遴杰;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3 邓清波;调房价之本在于厘清权力与市场边界[N];法制日报;2013年
4 记者 李文龙;发展养老产业应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N];金融时报;2013年
5 本报见习记者 刘志月 本报实习生 曾雅青;厘清政府职责与市场边界[N];法制日报;2014年
6 ;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动态平衡[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7 川波;总部基地无市场边界[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8 苏琦 资深媒体人;用“社会”划定政府与市场边界[N];华夏时报;2014年
9 刘晓忠;构建信用体系需要厘清市场边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
10 记者 陈叶军;从三个维度划定政府和市场边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冉;微贷技术特质性与银行信贷业务边界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剡楠;政府与市场边界的现代解析[D];延安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81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681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