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货膨胀成本的非对称性与货币政策动态调控模式研究
本文选题:通货膨胀成本 + 货币政策福利损失函数 ; 参考:《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年12期
【摘要】:本文对我国通货膨胀成本的非对称性以及货币政策的惰性特征进行了检验和识别,发现中央银行具有明显的规避通货紧缩偏好,但其货币政策调控不存在明显的惰性区域。本文采用理性预期框架下的TVP-S-VAR模型测度中央银行在不同宏观背景信息下的利率调控规则。结果发现,中央银行在通货紧缩时期的政策调控力度将显著增强,而就新常态时期内的货币政策调控而言,其更加注重货币政策的持续性,坚持"总量平衡、适度从紧、适时微调、定向着力"的货币政策调控方针,从而为经济增速托底,也给经济结构全面升级和改革留出必要的时间。
[Abstract]:This paper examines and identifies the asymmetry of inflation costs and the inert characteristics of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 It is found that the central bank has an obvious preference for circumventing deflation, but there is no obvious inert region in its monetary policy control. This paper uses the TVP-S-VAR model under the framework of rational expectation to measure the interest rate regulation rules of the central bank under different macro background inform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licy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central bank in the period of deflation will be significantly strengthened, and in the case of monetary policy control in the new normal period, the central bank will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tinuity of monetary policy and adhere to the "balance of the total amount, appropriate degree of tightening". Timely fine-tuning, directed efforts "monetary policy regulation and control policy, so as to underpin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to the overall upgrading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reform of the necessary time."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与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研究”(10ZD&006)的资助
【分类号】:F822.5;F82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挺国;王霞;苏娜;;通货膨胀实时预测及菲利普斯曲线的适用性[J];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天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机制转换与中国的通货膨胀动态[J];金融监管研究;2013年08期
2 陈伟;牛霖琳;;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的中国通货膨胀的建模及预测[J];金融研究;2013年11期
3 程建华;任婷;;我国通货膨胀及其转折点研究的理论与现实问题[J];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09期
4 张天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传递效应与中国的通货膨胀动态[J];南方经济;2014年09期
5 姚余栋;谭海鸣;;通胀预期管理和货币政策——基于“新共识”宏观经济模型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3年06期
6 朱迪星;;通缩治理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理论与现实分析[J];海南金融;2015年08期
7 刘金全;刘达禹;张达平;;资产价格错位与货币政策调控:理论分析与政策模拟[J];经济学动态;2015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宇;我国的通货膨胀动态与货币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2 朱满洲;动态因子模型的理论和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朱满洲;动态因子模型的理论和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肖威;中国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5 汪卢俊;STAR-GARCH模型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6 缪海斌;银行信贷、产业结构调整与通货膨胀缺口持久性[D];武汉大学;2012年
7 孙俊;金融结构演化与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渠慎宁;江贤武;;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基于产出缺口的实证解释[J];经济学动态;2010年07期
2 赵留彦;;中国核心通胀率与产出缺口经验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6年03期
3 陈浪南;刘宏伟;;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4 陈彦斌;;中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12期
5 郑挺国;王霞;;中国产出缺口的实时估计及其可靠性研究[J];经济研究;2010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斌 ,高善文;2004年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值的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23期
2 夏斌 ,高善文;2004年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值的选择[J];金融信息参考;2004年02期
3 汪贵华;;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应的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48期
4 鲁政委;;关注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变化的多样性[J];中国外汇;2007年11期
5 张永鹏;;我国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物价的利弊分析[J];特区经济;2008年05期
6 郭愫;;论货币政策调控程序法制化[J];法制与社会;2010年19期
7 邱华炳,欧阳昌琼;关于市场经济与财政货币政策调控的思考[J];福建金融;1993年03期
8 王宇;让市场在货币政策调控中更多地发挥作用[J];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Z4期
9 丁德章;不断提高政府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水平[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10 张帆,张文棋;论货币政策调控艺术[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贺强;张玉良;;2006年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固定资产投资的效果及问题分析[A];投资增长速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国松;;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货币政策调控效应分析[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莫 刘振冬;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N];经济参考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张艺良;货币政策调控日趋隐蔽 市场呼吁应增加透明度[N];农村金融时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王辉;货币政策调控现“新常态”[N];中国证券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苗燕;周小川:对症下药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力度[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闫立良;十年张弛有度 货币政策调控日臻成熟[N];证券日报;2012年
6 孙丰山;人民币“走出去”与货币政策调控[N];金融时报;2013年
7 周子勋;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或更趋主动[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8 安信基金总经理助理兼固定收益部总经理 李勇;货币政策调控和传导机制的新变化[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倪铭娅;物价谷底明晰 货币政策调控更趋谨慎[N];中国证券报;2012年
10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张茉楠;货币政策调控思路亟待创新[N];中国证券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刚;货币政策调控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佳慧;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价有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丽丽;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价的效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海燕;股票价格与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景麟德;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型及其风险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张文丽;核心CPI测度与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李公涛;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力区域差异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伍雪玲;中国资产价格的宏观经济效应及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8 孟繁博;后危机时期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磨琪卉;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价有效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10 颜高明;基于Taylor规则视角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91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791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