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反思与实证检验——基于企业家精神的视角
本文选题:农村金融改革 + 企业家精神 ; 参考:《财贸经济》2012年01期
【摘要】:本文基于最新的"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及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框架,重新审视和反思现有农村金融理论和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实践,将农村金融发展是否有利于培育农村地区的企业家精神并鼓励创新和创业作为评判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作用的重要标准。基于2006-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企业家创新和创业精神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新一轮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对于农村地区企业家创新精神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农村地区企业家创业精神的支持仍显不足。最后,本文提出未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和突破口。
[Abstract]:Based on the latest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Entrepreneurship and Economic growth", this paper reexamines and reconsiders the existing rural finance theory and the rural financial reform practice in China. Whethe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e is conducive to fostering entrepreneurship in rural areas and encourag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s an important criterion for judging the role of rural financi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inter-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06 to 2009, this paper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rural entrepreneu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round of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rural financ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entrepreneurship of entrepreneurs in rural areas, but the support for entrepreneurial spirit of entrepreneurs in rural areas is still insufficient.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hinking and breakthrough of China's rural financial reform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09JJD79003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71103132)的资助
【分类号】:F83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2 褚保金;张兰;王娟;;中国农村信用社运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苏北地区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01期
3 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J];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喜;;农户借贷的福利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6年20期
2 张琦;;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制度创新的思考——以西北地区为例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03期
3 刘民权,徐忠,俞建拖,周盛武,赵英涛;农村信用社市场化改革探索[J];金融研究;2005年04期
4 仲德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08期
5 王丽萍;李平;霍学喜;;论非农化进程的农户借贷行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谷慎;李成;;金融制度缺陷:我国农村金融效率低下的根源[J];财经科学;2006年09期
7 杨栋;;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观察中国农贷效率[J];财经科学;2006年12期
8 姚耀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2期
9 熊德平;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经验与启示[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2期
10 陈雪飞;;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中的政府干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宏瑾;高晓红;纪淼;;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罗丙能;王科;周德翼;;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基于农户资金需求和借贷角度的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陈池波;彭克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困惑与出路[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高小琼;;农民金融资产结构与选择取向的实证分析——以江西为例[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5 李世美;胡春燕;;农村信用社和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的优势互补[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乐柱;靳佩然;;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及竞争机制问题研究[A];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C];2005年
7 宁薛平;;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新农村建设[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耀军;转型中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李莉莉;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董晓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4 翟照艳;我国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5 王文莉;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6 李延敏;中国农户借贷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7 类淑志;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变迁与重构[D];复旦大学;2005年
8 颜廷武;中西部地区农户经济行为与农村反贫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9 李刚;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D];西北大学;2006年
10 赵伟;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缪钦;我国居民金融资产问题分析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任晶;中国农村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周雪梅;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D];贵州大学;2007年
4 李杰;我国农业支持体系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5 彭志超;海南农村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发展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年
6 谭侃;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探讨[D];中南林学院;2005年
7 李世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及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方文豪;农户资金借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9 陈德付;互助会的投融资效率[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陈汉明;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杰;转轨经济中的金融中介及其演进:一个新的解释框架[J];管理世界;2001年05期
2 张杰;中国金融改革的检讨与进一步改革的途径[J];经济研究;1995年05期
3 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年01期
4 程恩江,褚保金,刘大耕;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补贴及其政策含义:以江苏为例[J];金融研究;2003年03期
5 郭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决定因素的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6 杨子强;股东选择与权利实现: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础性问题[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7 祝晓平;;论省联社行业管理下的农信社法人治理[J];金融研究;2005年10期
8 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路径探讨[J];金融与经济;2007年08期
9 张杰;二重结构与制度演进——对中国经济史的一种新的尝试性解释[J];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06期
10 朱喜;李子奈;;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配给——一个联立离散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冲破金融抑制 激活创新源泉——激发银行家的“企业家精神”促进我国金融发展[J];广东经济;2005年11期
2 王铮;农村金融改革草根倔强[J];经济;2003年07期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金融课题组;农村金融改革缘何裹足难进[J];中国改革;2005年08期
4 余丰慧;;农村金融改革亟待提速[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6年05期
5 谈佳隆;张娟娟;;农村金融改革或成“十二五”“三农”突破口[J];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48期
6 ;《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招聘启事[J];中国金融;2010年03期
7 逸夫;;秀出自己的个性[J];中国农村金融;2011年08期
8 本刊评论员;;金融改革决不能落后于整个经济改革的步伐[J];现代金融;1992年06期
9 王熙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农村金融改革的操作方略[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93年02期
10 ;重视发挥理论研究在农行改革发展中的作用——《贵州省农村金融学会优秀科研成果选集》序[J];贵州农村金融;199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新志;;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2 王法亮;;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3 尹晨;;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再解析——兼论中国农村金融再深化的可持续性[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4 何广文;李莉莉;;从系统论视角看农村金融改革[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暨青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卓凯;;非正规金融、企业家甄别与制度变迁:理论与经验[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6 方壮志;黄春兴;;非理性行为与市场效率的新诠释[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徐菱涓;;国外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可资借鉴[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蔡力峰;扎实推进农村金融改革[N];湖南日报;2009年
2 记者 黄滢 实习生 陈娟梅;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成效[N];南宁日报;2010年
3 镇财;丹阳市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N];镇江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杜鹃;农村金融改革道阻且长[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海涛;农村金融改革未来五年还需迈大步[N];农民日报;2010年
6 韶关日报记者 吴蓉 通讯员 邓越月;我市农村金融改革疾进[N];韶关日报;2011年
7 赵晓强;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N];经济日报;2011年
8 吴仲斌;农村金融改革切忌套用城市思路[N];农民日报;2009年
9 记者 金涛 通讯员 孙斌华;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N];浙江日报;2009年
10 晓翟;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高晓燕;基于供给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2 陈彬瑞;在经济演化理论视野下探索特殊竞争条件中金融机构的制度改革[D];暨南大学;2006年
3 陈晖;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方壮志;个人投资者行为及偏差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杨君;风险资本运作论[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明敏;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法律思考[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2 孙双谦;财富、储蓄、税收政策与企业家精神[D];山东大学;2012年
3 尉水;农业产业化视角下的山西省农村金融改革路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家辉;农村金融改革背景下的农村信用社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郭存献;企业家精神、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中国经验[D];暨南大学;2012年
6 李全海;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探析[D];山东大学;2007年
7 郭敏;试论农村经济发展的合作金融支持[D];吉林大学;2006年
8 冯迪;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D];吉林大学;2008年
9 仝爱华;农村金融改革相关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7年
10 崔鑓;我国农村金融改革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766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076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