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compares it with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United Stat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but the financial correlation rate in China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na's monetary expansion coefficien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depth of Chinese bank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United States, while the issuance coefficient of non-monetary financial assets, securitization and bond issuance a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refore, China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that finance serves the real economy, and at the same time, steadily develop the total amount of financial assets,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financial assets, speed up financial innovation on the basis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level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GJW0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JY001)
【分类号】:F832;F837.12;F124;F171.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好文,钟永红;中国金融中介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分析[J];金融研究;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景欢;试论金融可持续发展与金融创新[J];商业研究;2001年03期
2 杨晓;杨开忠;;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2期
3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宏观调控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对策思考[J];金融论坛;2004年10期
4 柳明;论金融资源与金融发展[J];辽宁财专学报;1999年01期
5 刘清江,张晓田;金融安全区问题研究[J];当代财经;2001年02期
6 胥嘉国;;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距以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6期
7 项卫星,王刚,李宏瑾;金融全球化:目标、途径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政策选择[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02期
8 郑长德;;论区域金融学[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白钦先;以金融资源学说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理论研究的逻辑[J];华南金融研究;2003年03期
10 孙伟祖;功能观视角下的金融发展理论及其延伸[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晓阳;现代医院管理创新的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荣先恒;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李小牧;九十年代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研究[D];辽宁大学;2000年
4 丁志杰;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效应与政策研究[D];辽宁大学;2001年
5 韩正清;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农村金融资源供给及效应[D];西南大学;2006年
6 赵楠;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郑一萍;金融资源约束下政策性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张震;东亚金融系统演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孙力军;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10 赵晓力;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睿;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历程及发展趋势[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肖中明;内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3 吴克保;利率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董国姝;入世承诺与我国证券业务创新的策略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5 刘创刚;省际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靖;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中金融中介贡献度的比较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7 邱鹏;我国金融中介作用于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8 张杨;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9 闵秀韵;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10 张萌;区域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曹啸,吴军;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析[J];财贸经济;2002年05期
2 李广众,陈平;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3期
3 张兵,胡俊伟;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周立,胡鞍钢;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状况分析(1978—1999)[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闵琳佳;;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外资;2011年16期
2 禄兴能;周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西部省级面板数据[J];华北金融;2011年08期
3 史焕平;;江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孙文军;黄倩;;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基于云南省的实证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高树棠;王维民;;甘肃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邵馨眉;高雷;;江苏沿海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金融纵横;2011年06期
7 曹小华;欧国立;;中国物流业绩效宏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物流技术;2011年13期
8 周杰;;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统计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1年12期
9 李艳丰;韩晓龙;;深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9期
10 张华;;我国西北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米传民;刘思峰;江可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研究[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2 米传民;刘思峰;党耀国;;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阚景阳;;河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4 李喜梅;;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形评价[A];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何晓虎;何伦志;;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吗?——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研究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张磊;王宏淼;;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从动员性扩张向市场配置的转变[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7 张亮亮;黄国良;;金融发展、产权性质与银行贷款的治理效应——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9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郭锦辉;消费引擎“护航”经济增长[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2 马方业;4万亿与经济增长[N];联合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陈yN淼;侯云春:经济增长“保8”可期[N];中国工业报;2009年
4 记者 柳立;中国有能力保持平稳较快经济增长[N];金融时报;2009年
5 陈默;从关键产业“窥”经济走势[N];中国联合商报;2009年
6 陈波,
本文编号:2359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359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