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转型时期中央银行信贷政策
[Abstract]: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market economy and the outbreak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the credit policy of the central bank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I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redit polic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dit policy and monetary policy, as well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redit polic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redit policy in the new period.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
【分类号】:F8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扬;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研究——初步分析[J];福建金融;2005年07期
2 托玛斯·赫尔曼,凯文·穆尔多克,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金融约束: 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经济导刊;1997年05期
3 周小川;法治金融生态[J];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03期
4 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5 蔡浩仪;徐忠;;消费信贷、信用分配与中国经济发展[J];金融研究;2005年09期
6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课题组;李扬;王国刚;刘煜辉;;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及其对地区金融生态的影响[J];新金融;2008年03期
7 中国人民银行常德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刘新华;;提高信贷政策执行力:国际经验及启示[J];武汉金融;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新华;浅析农村民间信贷[J];安徽农学通报;2004年02期
2 束景明;;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选择与放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曲世林,罗守贵,欧阳令南;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4 尹希果;曾冬梅;;金融生态理论研究综述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7期
5 蔡保兴;;论荀子“礼”与霍布斯“约”思想之异同[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李世美;;股票价格对超额货币需求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杨莲娜;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实证分析与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对安徽省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调查及其思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陈哲;余吉安;张榕;;金融生态视角下的金融监管[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霍艳斌;;虚拟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研究[J];北方经济;2008年04期
10 刘忻梅;杨金林;唐俊;;内蒙古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力;余宏;李瑾;;关于国家审计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作用的理性思考[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施戍杰;;斯密动力、国家能力与晚清近代化受挫[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唐平;;重庆构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金融生态研究[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雪锋;张卫东;;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价值基础和稳定性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王蕾;谭东明;王静;;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A];黑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皮江红;;论教育券对我国教育投入的启示[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吴碧;;关于金融资本助推“三农”建设的思考[A];“培育创业人才,推进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卢有红;彭迪云;;基于成长阶段的我国区域金融差异化发展定位[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潘石;;通货膨胀及治理对策 财政货币政策失误是我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A];回顾·探索·选择(1949-1989)[C];1989年
10 马伯钧;;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盖丽丽;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变迁、效果及改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刘贵鹏;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杨云;林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5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文斌;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曹珂;中国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外部融资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兴赛;虚拟经济、制度嬗变与政府规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平力群;公司法变革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米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及绩效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泓震;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服务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岩;农村民间借贷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4 李晓;需求导向下的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5 戴宁;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生乐;中国商业银行金融成熟度的测定与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何平;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杨小顺;湖南省金融服务业竞争力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罗欢;高等教育学费定价的政府与市场双重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杜静;农村金融供需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敏,刘小辉;实证分析:消费信贷的宏观经济意义[J];商业研究;2002年05期
2 程建胜,刘向耘;发展消费信贷 促进消费增长[J];经济学动态;2003年08期
3 颜海波;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所面临的困境与选择[J];金融研究;2004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荣凤娥;;信贷政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J];金融与经济;1990年11期
2 吴丰;;行不行取决于信不信[J];四川省情;2007年10期
3 高鸿;黄培红;;中央银行对地方金融机构调控效果的调查[J];华北金融;2009年S1期
4 荣凤娥;;论我国信贷政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J];中国金融;1990年11期
5 张文;龙超;;准备金付息制度改革与信贷政策引导[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4期
6 杨荣华;;我国间接货币政策工具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年04期
7 常定国;;进一步做好中央银行稽核监督工作[J];中国金融;1991年06期
8 王沈华;苏童年;;英、美银行机构设置情况的比较[J];南方金融;1985年02期
9 章增强,刘晓春;总量易控 结构难调[J];农村金融研究;1988年08期
10 ;在稳定金融中发挥稽核作用[J];中国金融;199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小江;;绿色信贷政策的评估[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2 林心颖;郑祥;;“绿色信贷”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3 丁剑平;周建芳;;中央银行的单方干预、联合干预和未来的中国汇市多方博弈格局[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4 杨新松;;通货膨胀目标制:一个可能的最优货币政策操作规则[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镇江市农村金融学会调研组;;农发行实施区域信贷政策的思考[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镇江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对完善区域政策性信贷政策的思考[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7 匡国建;林平;何伟刚;;新形势下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执行货币政策问题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8 胡金;;论金融宏观调控中的公开市场业务[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9 田素华;;外资银行对东道国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10 白云涛;陈建付;;我国近年来货币信贷政策实践及其取向——伯南克和布德林CC-LM模型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的适用性[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显亭;努力发挥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N];金融时报;2008年
2 毛金明;信贷政策在资源型经济结构调整中的路径选择[N];金融时报;2004年
3 人行海口中心支行课题组;基于政府服务外包理论的我国信贷政策产品化探讨[N];金融时报;2007年
4 徐以升;人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明确央行信贷政策职责[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若馨;必和必拓关注中国信贷政策[N];中国证券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齐新;“绿色信贷”让银行与企业“双赢”[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7 ;关心社会发展,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N];宁波日报;2011年
8 秦红金;有灵活的信贷政策保障 有优质的金融服务护航[N];山东科技报;2011年
9 田毅;警惕信贷政策中的比重失衡[N];中国改革报;2009年
10 记者 杨斯媛;浦发银行 打造“低碳银行”[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林峰;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中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7年
2 龚秀国;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货币政策改革[D];四川大学;2005年
3 陈斌;财政对中央银行的责任转嫁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栾光旭;转型时期中国金融演进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范方志;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张启阳;论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职能[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7 马德功;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桂奰评;外汇干预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书芬;中央银行不良再贷款实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郭建伟;最后贷款人[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月;中央银行对红色文化建构的功能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晓婧;中国转型时期的银行家模式[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维提(Fatimetou Mint Ely);毛里塔尼亚的银行体系改革与中央银行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0年
4 杨烨萍;绿色信贷的机理及激励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5 樊静怡;中国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李相栋;转型时期我国金融市场主体非理性行为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
7 史倩;信贷激增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8 高嘉华;我国银行业绿色信贷发展与创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王海涛;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10 徐丽媛;中国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88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388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