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存款准备金政策对信贷规模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22 14:51
【摘要】:目前在很多发达国家,存款准备金政策由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主要货币工具逐渐变成辅助性工具,仅满足金融机构日常结算和支付需要。由于外汇大量流入,我国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对冲流动性过剩和控制信贷规模,这与发达国家完全相反。这种“小幅度、高频率”调整对我国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效果、影响程度和作用渠道都值得我们去探讨。 论文首先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存款准备金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以我国其他存款性公司(包括国有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与信贷规模的理论关系模型和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存款规模、准备金规模对信贷规模确实有显著影响,其中国有商业银行最为显著。最后分析影响存款准备金政策发挥作用的因素。利用2006年以来的数据发现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债券投资规模下降越快,同业拆借规模越大,可以削弱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紧缩信贷规模的影响; 在高频率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下,若短期内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急需完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从长期来讲,我国应逐步进行金融市场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放宽相关利率、汇率波动区间,减少经济扭曲。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4;F822.0;F224
【图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6.5%,从图 4.4 可以看出,其他存款性公司和国有商业银行的非金融产的比例下降了约 6 个百分点,其他资金来源占总资产的比重上升其他资金来源不征收准备金,因此其他资金规模的上升,在一定程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货币紧缩效果。
本文编号:2725829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4;F822.0;F224
【图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6.5%,从图 4.4 可以看出,其他存款性公司和国有商业银行的非金融产的比例下降了约 6 个百分点,其他资金来源占总资产的比重上升其他资金来源不征收准备金,因此其他资金规模的上升,在一定程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货币紧缩效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2期
2 武剑;;货币冲销的理论分析与政策选择[J];管理世界;2005年08期
3 张晓慧;纪志宏;崔永;;中国的准备金、准备金税与货币控制:1984—2007[J];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4 盛松成;吴培新;;中国货币政策的二元传导机制——“两中介目标,两调控对象”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5 李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1年07期
6 周英章,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J];金融研究;2002年09期
7 蒋瑛琨 ,刘艳武 ,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5年05期
8 刘明志;;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用性[J];金融研究;2006年01期
9 魏永芬;;我国是否应该取消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J];金融研究;2006年02期
10 盛朝晖;;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分析:1994-2004[J];金融研究;2006年07期
本文编号:2725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725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