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非理性”金融消费者的弱势地位保护——以银行信用卡消费者保护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1-01-23 10:06
  信用卡业务在为金融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和"非理性"问题更加凸显,持卡人合法权益保障问题亟待解决。然而,我国目前缺少系统、完善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对消费者的倾斜性保护未予明确,银行滥用优势地位进行不当诱导和过度刺激,致使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严重。我们认为,需要加快推进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矫正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长期地位不平等的状态。具体而言,需要加大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和说明义务,适用适当销售和冷静期的规则,同时应限制金融机构惩罚权并加重侵犯消费者权益成本。 

【文章来源】: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18(04)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持卡人的弱势地位和“非理性”
    (一)持卡人在信用卡业务中的弱势地位
        1. 金融消费者的信息弱势
        2. 金融消费者选择机制失灵
        3. 专业能力缺乏下的依赖性
        4. 责任设置上的不平等
    (二)信用卡消费者的三层“非理性”
        1. 信用卡申领中的“非理性”
        2. 信用卡使用中的“非理性”
        3. 信用卡偿还中的“非理性”
三、银行方优势地位的滥用
    (一)对金融消费者的不当诱导
    (二)利用格式合同加重持卡人义务
    (三)知情权的侵犯
    (四)管理惩罚权的滥用
四、“非理性”金融消费者弱势地位的保护路径:法律的倾斜性保护
    (一)信息披露和说明义务的加强
    (二)适当销售规则的完善和冷静期规则的引入
    (三)银行监管惩罚权的限制和规范化
    (四)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违法成本的增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产品视野下信用卡滞纳金的法律规制[J]. 冯辉.  广东社会科学. 2018(05)
[2]信用卡司法催收问题二则[J]. 周海波.  现代商业银行. 2018(09)
[3]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行为金融学基础[J]. 杨东.  金融博览. 2018(01)
[4]信用卡侵犯消费者权益当止[J]. 董春光,王琨,白洪浩.  金融博览. 2017(11)
[5]消费者保护的法理分析[J]. 孙天琦.  中国金融. 2016(03)
[6]金融法的重构:以消费者保护为核心[J]. 杨东.  法律和社会科学. 2015(02)
[7]虚拟信用卡监管的法律问题[J]. 姜立文,陈燕然.  上海金融. 2015(04)
[8]国际投资协定中东道国政策空间问题研究[J]. 刘艳.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14(02)
[9]权利倾斜性配置视角下的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保护[J]. 胡必坚.  南方金融. 2014(02)
[10]论金融法的重构[J]. 杨东.  清华法学. 2013(04)

博士论文
[1]基于情绪的投资者行为研究[D]. 薛斐.复旦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95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995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2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