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支付方式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展望
发布时间:2021-04-28 07:10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村支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时期的分配"双轨制",到改革开放后"银行产业的兴起发展",再到如今随心所付的"数字货币"。70年来的农村支付方式演进,跨越的是时空隧道,映照的是中国农民生活方式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巨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农村支付方式的发展进程,总结其主要成就与经验,对于研判农村经济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的短板,实现乡村振兴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文章来源】: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0,(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农村支付方式的“钱”世今生
(一)时代的见证者:计划经济背景下的“以物换物”
(二)时代的新探索———“银行产业的再度发展”
(三)时代的新序幕———“无现金支付的兴起”
二、支付方式变革给农村带来的影响
(一)建立农村普惠金融,助推“三农”发展
(二)加快农产品流通,实现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双赢
(三)农村支付方式改革促进金融行业提质升级
三、新时代农村支付方式的未来发展动向
(一)加强农村地区的数字化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二)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培育农户金融意识
(三)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农村支付方式服务产品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货币观念:改革开放40年历程的经济哲学反思[J]. 曹东勃.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8(03)
[2]移动支付与农村地区普惠金融服务发展问题探析[J]. 许争,杜思佳,郭红玉. 武汉金融. 2016(02)
[3]践行普惠金融理念 改善农村支付环境[J]. 伦祖炜,洪传尧. 时代经贸. 2015(17)
[4]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J]. 格坦. 时代金融. 2013(18)
[5]货币:一种哲学向度的思考[J]. 张雄. 哲学动态. 2003(08)
本文编号:3165048
【文章来源】: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0,(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农村支付方式的“钱”世今生
(一)时代的见证者:计划经济背景下的“以物换物”
(二)时代的新探索———“银行产业的再度发展”
(三)时代的新序幕———“无现金支付的兴起”
二、支付方式变革给农村带来的影响
(一)建立农村普惠金融,助推“三农”发展
(二)加快农产品流通,实现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双赢
(三)农村支付方式改革促进金融行业提质升级
三、新时代农村支付方式的未来发展动向
(一)加强农村地区的数字化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二)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培育农户金融意识
(三)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农村支付方式服务产品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货币观念:改革开放40年历程的经济哲学反思[J]. 曹东勃.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8(03)
[2]移动支付与农村地区普惠金融服务发展问题探析[J]. 许争,杜思佳,郭红玉. 武汉金融. 2016(02)
[3]践行普惠金融理念 改善农村支付环境[J]. 伦祖炜,洪传尧. 时代经贸. 2015(17)
[4]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J]. 格坦. 时代金融. 2013(18)
[5]货币:一种哲学向度的思考[J]. 张雄. 哲学动态. 2003(08)
本文编号:3165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165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