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银信合作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7 05:38
中国建设银行与信托公司的业务合作由来已久,作为一种重要的合作形式,银信合作为中国建设银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该行提升中间业务收入、调整盈利结构以及实现业务战略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同业竞争日益激烈,面临此种形势,已在建设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产品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银信合作业务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该行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银信合作的动因、主要形式和潜在风险,并立足于中国建设银行的业务发展实践,详细介绍了该行传统型与新型两类银信合作业务的产品结构、发展现状,归纳了建设银行银信合作业务的三大特征,对新形势下,中国建设银行深化银信合作的两条现实途径——通过银信合作产品创新推动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和控股信托公司进行了探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最后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银信合作方式及特点作了简要介绍,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对中国建设银行银信合作业务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该行以银信合作产品创新为主要手段实施高端客户战略;巩固银信合作传统业务优势促进业务转型;运用多种手段防控银信合作业务的操作风险。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第2章 银信合作的理论基础
2.1 我国银信合作发展过程回顾
2.2 银信合作的动因分析
2.2.1 银行追求范围经济
2.2.2 银信合作的优势互补
2.3 银信合作的主要形式
2.3.1 销售渠道合作
2.3.2 信贷资产证券化合作
2.3.3 理财产品合作
2.3.4 融资项目合作
2.3.5 信用担保合作
2.4 银信合作的风险分析
2.4.1 政策风险
2.4.2 法律风险
2.4.3 信用风险
2.4.4 信誉风险
第3章 建设银行银信合作发展现状分析
3.1 建设银行银信合作业务种类及发展现状
3.1.1 传统型银信合作业务
3.1.2 新型银信合作业务
3.2 建设银行银信合作业务发展特征
3.2.1 传统型银信合作业务优势明显
3.2.2 银信合作内容逐步深入
3.2.3 产品创新步伐加快
第4章 建设银行深化银信合作的途径研究
4.1 银信合作产品创新推动建设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
4.1.1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概况
4.1.2 银信合作在建设银行私人银行业务领域的发展
4.2 建设银行控股信托公司模式下的银信合作
4.2.1 建设银行控股信托公司的必要性
4.2.2 建设银行控股信托公司后的银信合作
4.2.3 建设银行控股信托公司后银信合作应注意的问题
第5章 建设银行银信合作发展对策建议
5.1 主要发达国家银信合作的特点
5.1.1 美国银信合作
5.1.2 英国银信合作
5.1.3 德国银信合作
5.1.4 日本银信合作
5.2 建设银行银信合作发展对策建议
5.2.1 以银信合作产品创新为主要手段实施建设银行高端客户战略
5.2.2 巩固银信合作传统业务优势促进业务转型
5.2.3 运用多种手段防控银信合作业务的操作风险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研究[J]. 邓忆瑞. 商业时代. 2010(24)
[2]WTO背景下:中国金融混业经营与监管制度改革[J]. 巫文勇. 生产力研究. 2009(24)
[3]我国信托公司与银行合作的模式及动因探析[J]. 舒军华. 西南金融. 2009(05)
[4]我国银信合作业务模式探析[J]. 吴慕枫. 商场现代化. 2009(08)
[5]“银信合作”理财模式的发展及建议[J]. 曾梓梁. 中国城市经济. 2008(11)
[6]德国金融混业经营及其监管[J]. 陈柳钦. 武汉金融. 2008(10)
[7]金融控股公司的治理机制——基于金融控股公司运行特征的分析[J]. 胡松. 经济经纬. 2008(05)
[8]银信合作:提升私人银行服务的有效方式[J]. 刘嵘. 福建金融. 2008(04)
[9]混业经营与金融体系稳定性:基于银行危机的全球实证分析[J]. 陈雨露,马勇.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03)
[10]金融控股公司背景银行的经营绩效研究[J]. 熊鹏. 财经论丛. 2008(01)
博士论文
[1]中国信托业走向探索[D]. 王新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
硕士论文
[1]中外信托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 于文君.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91188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第2章 银信合作的理论基础
2.1 我国银信合作发展过程回顾
2.2 银信合作的动因分析
2.2.1 银行追求范围经济
2.2.2 银信合作的优势互补
2.3 银信合作的主要形式
2.3.1 销售渠道合作
2.3.2 信贷资产证券化合作
2.3.3 理财产品合作
2.3.4 融资项目合作
2.3.5 信用担保合作
2.4 银信合作的风险分析
2.4.1 政策风险
2.4.2 法律风险
2.4.3 信用风险
2.4.4 信誉风险
第3章 建设银行银信合作发展现状分析
3.1 建设银行银信合作业务种类及发展现状
3.1.1 传统型银信合作业务
3.1.2 新型银信合作业务
3.2 建设银行银信合作业务发展特征
3.2.1 传统型银信合作业务优势明显
3.2.2 银信合作内容逐步深入
3.2.3 产品创新步伐加快
第4章 建设银行深化银信合作的途径研究
4.1 银信合作产品创新推动建设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
4.1.1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概况
4.1.2 银信合作在建设银行私人银行业务领域的发展
4.2 建设银行控股信托公司模式下的银信合作
4.2.1 建设银行控股信托公司的必要性
4.2.2 建设银行控股信托公司后的银信合作
4.2.3 建设银行控股信托公司后银信合作应注意的问题
第5章 建设银行银信合作发展对策建议
5.1 主要发达国家银信合作的特点
5.1.1 美国银信合作
5.1.2 英国银信合作
5.1.3 德国银信合作
5.1.4 日本银信合作
5.2 建设银行银信合作发展对策建议
5.2.1 以银信合作产品创新为主要手段实施建设银行高端客户战略
5.2.2 巩固银信合作传统业务优势促进业务转型
5.2.3 运用多种手段防控银信合作业务的操作风险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研究[J]. 邓忆瑞. 商业时代. 2010(24)
[2]WTO背景下:中国金融混业经营与监管制度改革[J]. 巫文勇. 生产力研究. 2009(24)
[3]我国信托公司与银行合作的模式及动因探析[J]. 舒军华. 西南金融. 2009(05)
[4]我国银信合作业务模式探析[J]. 吴慕枫. 商场现代化. 2009(08)
[5]“银信合作”理财模式的发展及建议[J]. 曾梓梁. 中国城市经济. 2008(11)
[6]德国金融混业经营及其监管[J]. 陈柳钦. 武汉金融. 2008(10)
[7]金融控股公司的治理机制——基于金融控股公司运行特征的分析[J]. 胡松. 经济经纬. 2008(05)
[8]银信合作:提升私人银行服务的有效方式[J]. 刘嵘. 福建金融. 2008(04)
[9]混业经营与金融体系稳定性:基于银行危机的全球实证分析[J]. 陈雨露,马勇.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03)
[10]金融控股公司背景银行的经营绩效研究[J]. 熊鹏. 财经论丛. 2008(01)
博士论文
[1]中国信托业走向探索[D]. 王新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
硕士论文
[1]中外信托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 于文君.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91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191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