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理解货币的两种思路:历史与评价

发布时间:2021-06-08 06:10
  对货币的理解一直困扰着各个时代的思想家们。从经济思想发展史来看,存在着两种理解思路:将货币理解为商品的主流思路和将货币理解为信用的非主流思路。主流理解思路将货币看作一种商品,以交易媒介职能为基础衍生出价值储藏和价值尺度职能,形成了基于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的两种分析框架,但都遇到了难以解决的根本性难题。非主流理解思路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但是在立论基础、理论构建和政策建议等方面同样存在难以克服的理论局限。鉴于两种思路都存在理论困难,可以从马克思的二重性视角对其加以融合,以辩证地认识货币的多元内涵,为货币理论发展奠定现实基础。 

【文章来源】:当代财经. 2019,(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将货币理解为商品的主流货币理论
三、主流货币理论的解释框架及问题
    (一)基于交易媒介职能的一般均衡与数量论分析框架
    (二)基于价值储藏职能的货币与资产选择分析方法
    (三)主流货币理论理解思路存在的问题
四、将货币理解为信用的非主流货币理论
五、非主流货币理论理解思路的理论局限
    (一)信用概念模糊妨碍货币信用理论的清晰论证
    (二)易于混淆政府与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主体地位
    (三)理论的构建难以涵盖现实的不断发展
    (四)难以制定适合多元信用主体的有效政策
六、结语:以“二重性”融合货币的两种理解思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宏观经济学的困境[J]. 保罗·罗默,秦蒙.  政治经济学报. 2017(01)
[2]“功能财政论”:从阿巴·勒那到后凯恩斯经济学[J]. 缐文.  社会科学战线. 2015(12)
[3]基于交易与基于债务的货币本质观之比较[J]. 李黎力,张红梅.  当代财经. 2014(10)
[4]货币经济学:问题与争论的历史[J]. 柳欣,于化龙.  经济思想史评论. 2007(01)



本文编号:3217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217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f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