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融资约束与污染企业投资
发布时间:2021-10-09 14:13
筛选出2010—2015年A股192家污染企业作为样本,同时以金融资源从污染行业的净流出量变化衡量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实证考察绿色金融发展对污染企业投资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污染企业投资面临融资约束的限制;绿色金融发展加剧了污染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抑制了污染企业投资。进一步分样本考察发现,绿色金融发展只能通过加剧民营污染企业融资约束,抑制其投资水平,而对国有污染企业,绿色金融发展的投资约束作用尚未显现。
【文章来源】:当代经济管理. 2019,41(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全国废水与废气排放量
在政府政策号召下,中国正在形成强劲的、协同推进的绿色金融发展态势。截至2017年,中国21家银行业机构绿色信贷余额7.5万亿元(绿色信贷余额自2013年以来呈现显著增长态势,如图2所示),占其所有信贷余额的9%;2016年中国绿色债券达到2 4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2017年中国绿债发行量的全球占比更是超过20%;与此同时,绿色证券、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绿色保险等也从无到有,呈现快速发展状态。但迄今为止,绿色金融的资金供给与实体经济绿色投资的资金需求相比仍是杯水车薪。从绿色金融的资金供给量来看,绿色信贷的规模扩张仍缺乏直接、有效的扶持和激励措施,致使绿色信贷在各类信贷余额的占比未呈现上升趋势,目前仍不足8%(如图3所示)。
而从绿色金融支持的项目构成来看,绿色金融中规模占比最高的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存在资金流向混杂等问题,降低来了绿色金融发展的绿色效益。一方面2017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额总量达371亿美元(合2 486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其中有38%不符合国际绿色债券定义(如图5所示),其中部分募集资金用于企业一般运营与化石燃料资产等项目,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当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此,中国正在努力推动绿色债券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化,从而进一步保障绿色资金流向绿色产业、绿色企业以及绿色项目。另一方面从银保监会公布数据看,绿色信贷主要流向铁路运输项目(Railway)、城市交通项目(PublicTransport)、工业节能节水项目(Industry)、水力发电项目(Water)、风电项目(Wind)、太阳能项目(Solar)、其他可再生能源项目(Other Renewables)以及绿色林业、绿色农业、自然保护、生态防护及灾害防控项目(Green Forestry)。其中铁路运输项目(Railway)与城市交通项目(PublicTransport)的资金占比最高,二者共占历年绿色信贷总额的40%—50%(如图6所示)。这与主要涵盖新能源开发、节能环保技术进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绿色项目的绿色信贷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从而可能削弱了绿色信贷对工业转型的支持作用。图4 污染治理各项完成投资额与总额增长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绿色金融发展、债务期限结构与绿色企业投资[J]. 王康仕,孙旭然,王凤荣. 金融论坛. 2019(07)
[2]绿色信贷是否影响重污染企业的投融资行为?[J]. 苏冬蔚,连莉莉. 金融研究. 2018(12)
[3]“绿色”政策与绿色金融配置效率——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王凤荣,王康仕. 财经科学. 2018(05)
[4]中国工业能源效率鸿沟的形成机理与实证研究[J]. 李玉婷,史丹.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06)
[5]环境规制政策与公共健康——基于环境污染的中介效应检验[J]. 张国兴,张振华,高杨,陈张蕾,李冰,杜焱强.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8(02)
[6]绿色金融与新能源产业的耦合机制分析[J]. 高晓燕,王治国. 江汉论坛. 2017(11)
[7]绿色金融盈利性与公益性关系分析[J]. 李晓西. 金融论坛. 2017(05)
[8]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国际比较——基于20国集团的实证检验[J]. 王晓岭,何枫,武春友. 科技管理研究. 2016(19)
[9]金融双轨制与利率市场化[J]. 纪洋,谭语嫣,黄益平. 经济研究. 2016(06)
[10]信息发布者的财务经历与企业融资约束[J]. 姜付秀,石贝贝,马云飙. 经济研究. 2016(06)
本文编号:3426547
【文章来源】:当代经济管理. 2019,41(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全国废水与废气排放量
在政府政策号召下,中国正在形成强劲的、协同推进的绿色金融发展态势。截至2017年,中国21家银行业机构绿色信贷余额7.5万亿元(绿色信贷余额自2013年以来呈现显著增长态势,如图2所示),占其所有信贷余额的9%;2016年中国绿色债券达到2 4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2017年中国绿债发行量的全球占比更是超过20%;与此同时,绿色证券、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绿色保险等也从无到有,呈现快速发展状态。但迄今为止,绿色金融的资金供给与实体经济绿色投资的资金需求相比仍是杯水车薪。从绿色金融的资金供给量来看,绿色信贷的规模扩张仍缺乏直接、有效的扶持和激励措施,致使绿色信贷在各类信贷余额的占比未呈现上升趋势,目前仍不足8%(如图3所示)。
而从绿色金融支持的项目构成来看,绿色金融中规模占比最高的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存在资金流向混杂等问题,降低来了绿色金融发展的绿色效益。一方面2017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额总量达371亿美元(合2 486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其中有38%不符合国际绿色债券定义(如图5所示),其中部分募集资金用于企业一般运营与化石燃料资产等项目,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当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此,中国正在努力推动绿色债券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化,从而进一步保障绿色资金流向绿色产业、绿色企业以及绿色项目。另一方面从银保监会公布数据看,绿色信贷主要流向铁路运输项目(Railway)、城市交通项目(PublicTransport)、工业节能节水项目(Industry)、水力发电项目(Water)、风电项目(Wind)、太阳能项目(Solar)、其他可再生能源项目(Other Renewables)以及绿色林业、绿色农业、自然保护、生态防护及灾害防控项目(Green Forestry)。其中铁路运输项目(Railway)与城市交通项目(PublicTransport)的资金占比最高,二者共占历年绿色信贷总额的40%—50%(如图6所示)。这与主要涵盖新能源开发、节能环保技术进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绿色项目的绿色信贷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从而可能削弱了绿色信贷对工业转型的支持作用。图4 污染治理各项完成投资额与总额增长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绿色金融发展、债务期限结构与绿色企业投资[J]. 王康仕,孙旭然,王凤荣. 金融论坛. 2019(07)
[2]绿色信贷是否影响重污染企业的投融资行为?[J]. 苏冬蔚,连莉莉. 金融研究. 2018(12)
[3]“绿色”政策与绿色金融配置效率——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王凤荣,王康仕. 财经科学. 2018(05)
[4]中国工业能源效率鸿沟的形成机理与实证研究[J]. 李玉婷,史丹.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06)
[5]环境规制政策与公共健康——基于环境污染的中介效应检验[J]. 张国兴,张振华,高杨,陈张蕾,李冰,杜焱强.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8(02)
[6]绿色金融与新能源产业的耦合机制分析[J]. 高晓燕,王治国. 江汉论坛. 2017(11)
[7]绿色金融盈利性与公益性关系分析[J]. 李晓西. 金融论坛. 2017(05)
[8]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国际比较——基于20国集团的实证检验[J]. 王晓岭,何枫,武春友. 科技管理研究. 2016(19)
[9]金融双轨制与利率市场化[J]. 纪洋,谭语嫣,黄益平. 经济研究. 2016(06)
[10]信息发布者的财务经历与企业融资约束[J]. 姜付秀,石贝贝,马云飙. 经济研究. 2016(06)
本文编号:3426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426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