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董事会特征及其治理绩效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8 14:42
金融管制的放松和金融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市场的繁荣,但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席卷全球,国际银行业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纷纷遭受重创,导致其资本充足率受到侵蚀、盈利能力下降、资产质量状况不断恶化。银行业公司治理的一系列问题在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中暴露无疑。这一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对国际银行业应对金融危机及危机之后的经营方式与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挑战。次贷危机揭开了太多的制度缺陷和瑕疵,人们经常反思如此汹涌的金融风暴从何而来?究其根源在于是美国式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缺陷。中国曾仿效美国的公司治理方式,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已经成为维持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2007-2010年国内l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年报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银行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委员会设置、董事会会议次数、董事薪酬等特征变量以及董事成员属性与银行绩效(ROE)的关系。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的线性关系但不显著;独立董事比例对银行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对当年度银行绩效有负面影响但不显著;董事薪酬和委员会的...
【文章来源】: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董事会规模与银行绩效
1.2.2 独立董事比例与银行绩效
1.2.3 董事会会议次数与银行绩效
1.2.4 董事激励机制与银行绩效
1.2.5 董事会的内设机构与银行绩效
1.2.6 董事是否持股与银行绩效
1.2.7 董事会成员综合素质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流程
1.4 研究思路及预计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董事会治理一般分析
2.1 董事会治理的相关理论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 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
2.3 不同模式的董事会治理比较
2.3.1 美国董事会治理模式
2.3.2 日德董事会治理模式
2.4 本章小结
3 商业银行董事会特征分析
3.1 商业银行内部监督机制
3.2 董事会特征概念界定及具体内容
3.3 公司绩效及其衡量
3.3.1 公司绩效的相关定义
3.3.2 公司绩效评价的基本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商业银行特征的治理绩效实证分析
4.1 研究假设
4.1.1 董事会规模与银行绩效
4.1.2 董事会构成与银行绩效
4.1.3 董事会会议次数与银行绩效
4.1.4 薪酬激励与银行绩效
4.1.5 委员会设置与银行绩效
4.1.6 董事是否持股与银行绩效
4.1.7 董事会成员综合素质与银行绩效
4.2 变量定义
4.2.1 解释变量
4.2.2 控制变量
4.2.3 被解释变量
4.3 样本确定与数据来源
4.4 董事会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4.1 董事会规模
4.4.2 独立董事比例
4.4.3 董事会会议次数
4.4.4 董事会薪酬
4.4.5 专业委员会设置
4.4.6 董事是否持股与银行绩效
4.4.7 董事会成员综合素质
4.5 回归结果及分析
4.5.1 银行绩效与董事会规模
4.5.2 银行绩效与独立董事比例
4.5.3 银行绩效与董事会会议次数
4.5.4 银行绩效与董事会薪酬
4.5.5 银行绩效与专业委员会设置
4.5.6 银行绩效与董事是否持股
4.5.7 银行绩效与董事会成员综合素质
4.6 本章小结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选择合适的商业银行董事会规模
5.2.2 提高商业银行董事会的独立性
5.2.3 改善董事会会议的效率和质量
5.2.4 制定合理的董事激励制度
5.2.5 规定相应的委员会制度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小银行预算监控体系:障碍、改进与完善[J]. 韩鹏,李路燕. 财会通讯. 2011(08)
[2]金融控股集团财务风险传导测度研究[J]. 韩鹏,路春芳. 财会通讯. 2010(11)
[3]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绩效的实证研究[J]. 巩师恩. 海南金融. 2009(12)
[4]董事会治理能改善银行的财务质量吗——依据商业银行的实证数据[J]. 李志国,张春雨.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9(06)
[5]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绩效的实证研究[J]. 谢东标. 浙江金融. 2008(01)
[6]我国商业银行治理机制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 黄佳妮. 经济研究导刊. 2007(10)
[7]商业银行财务监控效率实证分析[J]. 韩鹏. 财会月刊. 2007(26)
[8]中国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实证研究[J]. 丁忠明,胡志强.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7(08)
[9]董事会的独立性是否影响公司绩效?[J]. 王跃堂,赵子夜,魏晓雁. 经济研究. 2006(05)
[10]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J]. 孙月静. 财经问题研究. 2006(03)
本文编号:3542608
【文章来源】: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董事会规模与银行绩效
1.2.2 独立董事比例与银行绩效
1.2.3 董事会会议次数与银行绩效
1.2.4 董事激励机制与银行绩效
1.2.5 董事会的内设机构与银行绩效
1.2.6 董事是否持股与银行绩效
1.2.7 董事会成员综合素质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流程
1.4 研究思路及预计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董事会治理一般分析
2.1 董事会治理的相关理论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 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
2.3 不同模式的董事会治理比较
2.3.1 美国董事会治理模式
2.3.2 日德董事会治理模式
2.4 本章小结
3 商业银行董事会特征分析
3.1 商业银行内部监督机制
3.2 董事会特征概念界定及具体内容
3.3 公司绩效及其衡量
3.3.1 公司绩效的相关定义
3.3.2 公司绩效评价的基本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商业银行特征的治理绩效实证分析
4.1 研究假设
4.1.1 董事会规模与银行绩效
4.1.2 董事会构成与银行绩效
4.1.3 董事会会议次数与银行绩效
4.1.4 薪酬激励与银行绩效
4.1.5 委员会设置与银行绩效
4.1.6 董事是否持股与银行绩效
4.1.7 董事会成员综合素质与银行绩效
4.2 变量定义
4.2.1 解释变量
4.2.2 控制变量
4.2.3 被解释变量
4.3 样本确定与数据来源
4.4 董事会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4.1 董事会规模
4.4.2 独立董事比例
4.4.3 董事会会议次数
4.4.4 董事会薪酬
4.4.5 专业委员会设置
4.4.6 董事是否持股与银行绩效
4.4.7 董事会成员综合素质
4.5 回归结果及分析
4.5.1 银行绩效与董事会规模
4.5.2 银行绩效与独立董事比例
4.5.3 银行绩效与董事会会议次数
4.5.4 银行绩效与董事会薪酬
4.5.5 银行绩效与专业委员会设置
4.5.6 银行绩效与董事是否持股
4.5.7 银行绩效与董事会成员综合素质
4.6 本章小结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选择合适的商业银行董事会规模
5.2.2 提高商业银行董事会的独立性
5.2.3 改善董事会会议的效率和质量
5.2.4 制定合理的董事激励制度
5.2.5 规定相应的委员会制度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小银行预算监控体系:障碍、改进与完善[J]. 韩鹏,李路燕. 财会通讯. 2011(08)
[2]金融控股集团财务风险传导测度研究[J]. 韩鹏,路春芳. 财会通讯. 2010(11)
[3]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绩效的实证研究[J]. 巩师恩. 海南金融. 2009(12)
[4]董事会治理能改善银行的财务质量吗——依据商业银行的实证数据[J]. 李志国,张春雨.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9(06)
[5]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绩效的实证研究[J]. 谢东标. 浙江金融. 2008(01)
[6]我国商业银行治理机制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 黄佳妮. 经济研究导刊. 2007(10)
[7]商业银行财务监控效率实证分析[J]. 韩鹏. 财会月刊. 2007(26)
[8]中国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实证研究[J]. 丁忠明,胡志强.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7(08)
[9]董事会的独立性是否影响公司绩效?[J]. 王跃堂,赵子夜,魏晓雁. 经济研究. 2006(05)
[10]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J]. 孙月静. 财经问题研究. 2006(03)
本文编号:3542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542608.html